中国地质大学《测量学》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2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3 自 测 练 习

一、填空题

1.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等水准测量每一站观测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________。

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只有圆水准器,没有________,粗平之后,借助________的作用,使视准轴水平。

6.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准测量中对高程闭合差的分配处理是将________分配到各观测高差上。

8.水准仪中水准管是用于________的。水准管的气泡居中,表示________水平,此时若________与________平行,则________也水平,因此,这两条轴线的平行,是水准仪能够给出一条________的关键。 9.当待测高程的点离水准点较远或高差较大时,需在其间设置转点,转点通常用________ 固定,转点的作用是________,但在水准测量的起始点上不能放置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 )DS3水准仪。

A.高于 B.接近于 C.低于 D.等于

2.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A点所在水准尺读数为0.425m,B点所在水准尺读数为1.401m,已知点A高程为15.000m,则点B高程为( )m。

A.15.976 B.16.826 C.14.024 D.13.174 3.水准仪的( )与仪器竖轴平行。

A.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 C.十字丝横丝 D.水准管轴 4.四等水准的观测顺序是( )。

A.后—后—前—前 B.后—前—前—后 C.后—前 D.前—后 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

A.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不能代替 6.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7.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

A.视差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度盘刻划误差 8.在水准测量中的( ) 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A.水准管气泡居中 B.对水准尺读数 C.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D.以上都不对 9.设地面上有A、B两点,两点的高程分别为

=( )m。

A.5.568 B.-5.568 C.43.940 D.-43.940

10.设地面上有A、B两点,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

=19.186m,

=24.754m,则A、B两点的高差

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大于零,则( )正确。

A.a<b B.a>b C.a=b D.a≤b 三、问答题

1.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2.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区别?

3.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尺等距离处,测得A尺读数为1.482m,B尺读数为1.873m。把水准仪搬至B尺附近,测得A尺读数为1.143m,B尺读数为1.520m。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要校正,A尺上的正确读数应为多少?

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闭合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2. 后黑 前黑 前红 后红 3. 平行

4. 安置 粗平 瞄准 精平 读数 5. 管水准器 补偿器

6. 水平距离 坚角 仪器高 目标高 7. 高差闭合差按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反号

8. 精平 管水准轴 管水准轴 视准轴 视准轴 水平视线 9. 尺垫 传递高程 尺垫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B 4. B 5. D 6. A 7. C 8. C 9. A 10. B 三、问答题

1.主要是为了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

2.圆水准器进行粗略整平,管水准器供精确整平用。使用仪器时,一般先用圆水准器粗略整平,再用管水准器作精确整平。

3.不平行,A尺上正确读数为1.219m

5.3 自 测 练 习

一、名词解释

1.中误差 2.误差传播定律 二、填空题

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2.真误差为_______与观测值之差。

3.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误差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 5.中误差愈小,精度愈_______。

6.观测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对某一三角形的各内角进行观测,其内角和的观测值分别为179°59′48″、179°59′54″、180°00′06″、

179°59′54″,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

A.±9.2″ B.±3.2″ C.±1.6″ D.±7.9″

2.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 )个测回。

A.2 B.3 C.4 D.5 3.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4.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①观测次数不够 ②仪器精度有限 ③人的感觉鉴别能力有限 ④认真程度不够 ⑤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⑥原因不祥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5.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米,返测为123.485米,则相对误差为( )。 A.1/4300 B.1/4200 C.0.000235 D. 0.029 四、问答题

1.怎样区分测量工作中的误差和错误? 2.何谓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统计特性?

3.用钢尺对某段距离等精度丈量6次,丈量结果分别为346.535m,346.548m,346.520m,346.546m,346.550m,346.573m,试求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

4.在1:5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32.7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d=±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mD。

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未知量X进行了一组观测,其值为为

,则该组各个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相应的真误差

式中:

X——未知量的真值。

2.误差传播定律:由观测值中误差按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2. 真值 3. 中误差 相对中误差 极限误差 4. 偶然 5. 高 6. 测量人员 测量仪器 外界环境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 B 4. C 5. B 四、问答题

公式计算观测值函数中误差

,

1. 粗差是一种数量级比较大的误差,粗差主要是由于观测者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误差是由于观测者的素质差异和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的局限导致的,所以在安置仪器、瞄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使观测值产生的误差。观测误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粗差是可以避免的。

2.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大小、正负上表现也不一致,

即从单个误差上看,纯属偶然发生,没有规律性(实际上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随机变化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具有如下统计性质,即:

(1)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限值;

(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要多;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即

式中:[Δ]——观测值真误差之和,n——观测次数。

3.=346.545m

= 18mm

m相=18/346545=1/19252 4. D=d/K=32.7mD=5m

5000m=1635m

6.3 自 测 练 习

一.名词解释 附合导线; 二.填空题

1.导线布设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形式有 _______和_______。 3.导线相对闭合差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与_______之比。

4.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是将fX与fY分别以_______符号,按与_______成_______分配到各增量中去。

5.闭合导线x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理论值为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设点A、B间的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A.-170.92 B.170.92 C.104.30 D.-104.30

2.设点A、B距离为12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y坐标增量为( )m。 A.-102.630 B.62.629 C. 102.630 D.-62.629 3.衡量导线边测量的精度通常用( )。

A.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 B.横坐标增量闭合差fY C.导线全长闭合差fD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4.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为( )。

A.反符号按角度大小分配 B.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C.反符号按角度数量分配 D.反符号按边数分配???

5.导线测量的外业不包括( )。

A.测量角度 B.选择点位 C.坐标计算 D.量边 6.在地形图上,量得A、B的坐标分别为AB的方位角为(??? )。

A.315° B.225° C.135° D.45°

=432.87m,

=432.87m,

=300.23m,

=300.23m,则

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附合导线: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 二.填空题

1.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2. 导线测量 交会定点 3. 导线全长 4. 相反的 边 正比 5. 零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D 4. B 5. C 6. B

7.3 自 测 练 习

1. GPS定位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2. 简述GPS伪距测量的原理,并写出伪距测量公式。

3. 简述GPS载波相位测量的原理,并写出载波相位测量公式。

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1. GPS定位测量的各种误差可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差。

第二类: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包括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周跳、地面接收机噪声和多路径误差。 第三类: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包括地面接收钟差和起算点(基地站)WGS-84坐标的误差。

2. 伪距测量就是用卫星信号到观测站的传播时间乘以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来求卫星与地面观测站的距离。

正确的卫星至地面接收机的距离为

t

]

t;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对流层和电离层

卫星钟和地面接收机钟均有误差,称为钟差,分别记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