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大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4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 按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 水溶 性和 脂溶性 性维生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 VB1、VB2、VB6、VB12、VC ,后者主要包括 VA、VD、VE、VK (每种类型至少写出三种维生素。)

5、蛋白酶的辅助因子包括 、酶酶 和 辅基 。其中 辅基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方法 除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 透析方法 除去。

6、 真核细胞内的2条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是 NADH 呼吸链和 FADH2呼吸链。 7、 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8、 蛋白质合成的终止遗传密码为UAA;UAG;UGA

9、 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模板链或无意义链链。

10、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称 逆转录 ,由 逆转录酶酶催化。

11、DNA复制是定点双向进行的, 前导链 股合成的是 5’-3’ ,并且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 后滞链 股合成的是 5’-3’ ,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每个冈崎片段是借助于连在它的 5’ 末端上的一小段 RNA 而合成的;所有冈崎片段链的增长都是按5’-3’ 方向进行。

12、蛋白质合成的延伸过程以3个步骤为1个循环: 进位;转肽;移位。 二 选择题

1、( B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 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域 2、( B )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

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E.增加活化能

3、( A )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A.作用时间 B.抑制剂浓度 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 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4、 ( E )反密码子Gψ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U B.UGC C.CGU D.UAC E.都不对 5、 ( C )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

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E.糖酵解 6、( C )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7、( C )关于密码子的下列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每个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 B.每一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 C.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D.有些密码子不代表任何氨基酸 8、( A )核糖体上A位点的作用是:

A.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到位 B.含有肽机转移酶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 C.可水解肽酰tRNA、释放多肽链 D.是合成多肽链的起始点 9、( D )蛋白质的终止信号是由:

A.tRNA识别 B.转肽酶识别

C.延长因子识别 D.以上都不能识别

10、( B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肽链延伸的方向是: A.C端到N端 B.从N端到C端

C.定点双向进行 D.C端和N端同时进行 三 判断题,请在题前括号内画×或√

( × )1、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

( × )2、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常数。 ( √ )3、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 × )4、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 × )5、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 × )6、逆转录酶催化RNA指导的DNA合成不需要RNA引物。 ( × )7、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 × )8、因为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在双向复制中一条链按5′→3′的方向合成,另一条链按3′

→5′的方向合成。

( × )9、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所有的氨酰-tRNA都是首先进入核糖体的A部位。

( × )10、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四 名词解释

1、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浓度中性盐(如硫酸氨),使蛋白质溶解度降

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2、蛋白质复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

物活性的现象。

3、多酶体系: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

中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分子量都在几百万以上。

4、反密码子: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期间,反密

码子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

5、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6、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7、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所生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一条链是新合成

的,所以称半保留复制。

8、逆转录:Temin和Baltimore各自发现在RNA肿瘤病毒中含有RNA指导的DNA聚合

酶,才证明发生逆向转录,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9、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

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10、Gene:基因。能表达和产生产物的(蛋白质或RNA)的DNA序列。 五 简答计算题

1、简述中心法则 。 答:

蛋白质

2、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和复性作用?蛋白质变性后哪些性质发生改变。

答:蛋白质变性作用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并导致其性质和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蛋白质的复性作用指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

蛋白质变性后会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生物活性丧失;

(2)理化性质的改变,包括:溶解度降低,因为疏水侧链基团暴露;结晶能力丧失;分子形状改变,由球状分子变成松散结构,分子不对称性加大;粘度增加;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如旋光性、紫外吸收光谱等均有所改变。

(3)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分子结构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分解。 3、试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亚基构成及各亚基的功能。

答:α:参与全酶与启动子的牢固结合,与双螺旋的揭开和恢复有关;

β:与底物结合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底物包括前体、已经形成的RNA链);

β’:与有义链结合; σ:识别启动子(R位点); 4、试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

答:(1)IF3促使70S核糖体解离,并与30S亚基结合。 (2)结合有IF3的30S小亚基与mRNA结合。

(3)起始因子IF2与起始tRNA结合后,再与30S亚基结合(或许IF2先与30S亚基结合,再识别起始tRNA)。这样便使起始tRNA进入30S亚基的部分 P位。 (4)IF2与起始tRNA的二元复合物结合到30S亚基后,GTP分子立即与30S亚基结合,起始复合物完全形成。

(5)50S亚基结合起始复合物上,GTP水解,其释放的能量使大小亚基的构象发生变化,促使70S核糖体的形成。

(6)同时IF2和IF3被释放,IF1的作用促使IF2的释放。

这时的核糖体位功能性核糖体,其P位被起始tRNA占据,而A位正准备接受能与第二密码子配对的氨酰tRNA。

5、某酶的Km=×10-3 mol/l,Vmax=×10-6 mol/min,[S]=×10-4 mol/l,计算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酶促反应的速度为多少? (抑制剂浓度是×10-4mol/l, Ki = ×10-3 mol/l) 答: 1Km?[I]?11???1???-7[Ki]?[S]Vmax[v]Vmax?mol/min ? v = × 10

6、称取25mg蛋白酶配成25ml溶液,取2ml溶液测得含蛋白氮,另取溶液测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蛋白产生1500ug酪氨酸,假定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ug酪氨酸的酶量,请计算:(1)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及比活力;(2)每克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

答:蛋白浓度=×2ml=ml

比活1ml

=(1500/60

×

CH2OHO葡萄糖(Glc)ATP己糖激酶 POCH2OADP6-磷酸葡萄糖(G-6-P) POCH2OCH2OHCH2O p COCH2OH磷酸己糖异构酶6-磷酸果糖(F-6-P)ATP磷酸果糖激酶(PFK)ADP1,6-二磷酸果糖(FDP)缩醛酶(裂解)CHO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丙糖异构酶3-磷酸甘油醛HCOH p CH2O p NAD+磷酸甘油醛脱氢酶NADH+H+1,3-二磷酸甘油酸ADP磷酸甘油酸激酶ATP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异构酶2-磷酸甘油酸烯醇化酶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ADP丙酮酸激酶COOHATPCO丙酮酸(Pyr)CH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