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1 6:3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LPC-201305
2011级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1.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 2.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的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二.什么是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和反中心法则?
遗传学中心法则: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
反中心法则:由RNA逆转录到DNA,再由DNA转录到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蛋白质。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一、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版,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自带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的复制方式。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前导链能连续合成,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复制子: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
插入序列: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 DNA的变性和复性:变性:指DNA双链的氢键断裂,完全变成单链。复性:指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双向复制:复制从一个固定的起始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等速进行。
引物酶: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在DNA模版上合成一段RNA链,这段RNA链是DNA复制起始时必需的引物。
转座子:存在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碱基切除修复:首先由糖苷水解酶识别特定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上形成AP位点,由AP核酸内切酶把受损的核苷酸的糖苷-磷酸键切开,移去包括AP位点在内的小片段DNA,由聚合酶Ⅰ合成新片段,DNA连接酶最终把两者连接成新的DNA链。
DNA重组修复:即“复制后修复”。机体细胞对在复制起始时尚未修复的DNA部位可先复制再修复。在复制时,先跳过损伤部位,在和成链中留下一个缺口。对该缺口的修复即“DNA重组修复”:先从同源DNA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再用新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空缺。
1
LPC-201305
解旋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的酶。
单链结合蛋白:与解开的DNA单链紧密结合,防止重新形成双链,并免受核酸酶降解。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
DNA连接酶: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
转座子:一段DNA顺序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
P转座子:是一种能够诱发杂种不育的果蝇转座子,果蝇中几乎所有的杂种不育都由P转座子引起。
二、理解题
1.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组成成分。
1、DNA由4种主要的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T和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2、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构成。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2.DNA分子的一级结构:定义、组成和表示方法。
1、定义:指DNA分子中多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数目庞大的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2、DNA的碱基组成符合Chargaff定则:(1)在所有的DNA中,A=T,G=C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