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4 23:5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这描述的是哪一早期人类的特征 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北京人D. 类人猿 2.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是
①文物和文字记录 ②古迹和遗址 ③历史故事 ④历史传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B. 半坡人C. 北京人D. 河姆渡人
4.2010年4月5日,主题为“从文明的展开到文明的展台”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到此寻根拜祖。拜祭黄帝是因为
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 C. 他在阪泉之战打败了炎帝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己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7.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 商朝、春秋 B. 商朝、战国 C. 商朝、东周 D. 春秋、战国
8.“禹很有心计,先选短命的皋陶,再指定无能的伯益……暗地里却悄悄地培植儿子启这棵红苗。启终于修成正果,禹如愿以偿……让儿子启顺理成章地继承大位。”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禹是一个无道的暴君 ②启建立夏朝 ③禅让制遭到破坏
④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③④
9.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
10.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 A. 形声、会意 B. 象形、形声 C. 假借、象形 D. 指事、会意
11.如下图所示“中华第一鼎”,因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近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它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鼎建造的时代应该是( )
A. 尧舜禹时期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时期
1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周王室衰微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13.如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文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是属于禁止出国展览的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请问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