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2)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4 18:34: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科目 语文 学校 番禺中学 年级 日期 高一 2016、3 、28 次数 时段 第4次 14:00-16:00 教师 课题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教学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重点 教学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难点 教学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分目标 析能力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一、教学衔接: 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 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指出本次课的上课内容及要求。 二、内容: 1、 基础巩固 2、 修辞手法范例讲解 3、 修辞手法鉴赏同步练习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带领学生对本次课授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四、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阅读题。 管理人员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备注: 作2、本次课后作业: 业 布 置 课 堂 小 结 家长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讲义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咎言(jiù) 城隅(yú) 葳蕤(ruí) 隰则有泮(bàn) ....B.联袂(mèi) 懵懂(měng) 罹难(lí) 骁勇善战(xiāo) ....C.吮吸(shǔn) 笑靥(yè) 回溯(shu?) 淇水汤汤(shāng) ....D.骐骥(jì) 愆期(qiān) 便言 (biàn) 否极泰来(fǒu)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B.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C.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慨解囊,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

D.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B.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虽然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的挣扎与反抗。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样, , , 。 ①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人生才见灵动 ⑤历史才有风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型一:修辞手法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来源:Z*xx*k.Com]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抒情,一般为间接抒情。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解答此类题目清楚景是什么样的景,情是什么样的情,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作答了。

【答案】 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题的最大亮点。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1)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2)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4)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 (示例)高启的这首小诗语言非常注重炼字。“满”“过”等用得极具艺术含量,传神,感染力强。“满”,将“晴波”洒满“绿池芳草”的情景写得立体可感。“晴波”即阳光,它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用一“满”字,就将这无形的东西写得有了形状。“春色”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诗句用一动词“过”,就赋予“春色”以动感,将事物写活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岉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应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本诗注释可了解到本诗的创作背景及诗歌的情感基调。“夜凉”应暗示了作者内心凄凉的心境,而“路暗花迷”则暗示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答案】 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