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3 17:2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1.(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 233亿美元上升到10 634亿美元, 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 ) A.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
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题点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奉行 答案 C
解析 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故C项正确。
2.(2017·天津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70年代后,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 ) A.凯恩斯主义 C.“新经济”
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题点 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等信息可知,这是“混合经济”的特点,故选D。A属于经济理论,B属于社会财富分配,C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3.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 )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B.自由主义 D.计划经济理论
B.“福利国家”制度 D.“混合经济”
美国 15.3% 英国 11.2% 联邦德国 12.3% 法国 16.3% 日本 20.8% 6
通货膨胀 15.3% 43.9% 11.1% 19.1% 32.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 考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题点 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A
解析 根据“1973~1975年”和工业生产下降与通货膨胀的数据上升,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滞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故A项正确。
4.(2018·盐城期末)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
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考点 建立“福利国家”
题点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福利支出的增长达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可见国家的负担会明显增加,故B项正确。
5.(2018·鹰潭高一检测)下图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947年和1970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由此可见( )
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型经济逐渐兴起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 考点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7
题点 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 答案 B
解析 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