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8 21:08: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根据病人的放射治疗计划选择好合适的体架固定于检查床上,同时把相应大小、厚度的蜡块放入恒温水箱中进行软化。
3、让病人睡在检查床上,按治疗计划的要求摆好病人的体位。如蜡模置于体模外的病人须罩上体模。
4、病人保持体位不动,迅速将软化的蜡模从水箱中取出置于病人照射野部位挤压凹陷部位迅速成型,紧贴皮肤不稳的部位须作辅助固定。
5、冷却后取下蜡模,用体模固定患者取下体模。让病人下床擦干水迹,穿上衣服,可以离开。
6、制作完后在模上贴好姓名和标记。 (五)体位固定器的制作
作放疗的小部分病人由于疼痛或者病情的需要而不能采取常规体位而进行的放射治疗模式,需要制作特殊体位的辅助固定装置,由体模室负责完成。
1 各种手、脚固定架
2 支撑各个部位的定位袋、支架 3 各种组织补偿器、填充物 4 放疗室需要的各种辅助装置。
十、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规范 (一)患者一般信息的输入方式
工作人员在建立一个新患者时,应输入患者的姓名、病案号、肿瘤类型和医生姓名. 患者姓名和医师姓名用汉语拼音。。
(二)医生勾画靶区及兴趣区
1.按ICRU50号和62号报告对靶区的界定原则来进行勾画。 2.评估的兴趣区也应准确并完整勾画 。
3.认真、准确的填写《治疗计划单》的内容。 (三)靶区剂量给定方式
1. 手工计算;在患者不做计划,仅采用手工方式或简单程序计算机器跳数
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靶区中心区域的一点。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靶区剂量的给定点。
2. 二维计划;设计二维治疗计划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包围全部或绝大部分靶区的等剂量线上,以保证全部或绝大部分靶区接受到不低于给定剂量的照射。剂量以靶区中心区域中的一点归一,靶区剂量变化范围应在95%至107%以内。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剂量归一点。
3.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包围95%靶区体积的等剂量面上,即靶区剂量是指95%靶区体积受照的最小剂量。剂量以靶区中心区域中的一点归一,靶区剂量变化范围应在95%至107%以内。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剂量归一点。
(四)危及器官耐受剂量给定方式
属于串型组织的危及器官(如脊髓),其耐受剂量应按“最大剂量不应超过多少”的方式给定;属于并型组织的危及器官(如肺),其耐受剂量应按“剂量超过多少的体积不能超过多少”的方式给定。每个危及器管耐受剂量的具体数值参考各种肿瘤的治疗规范。
(五)治疗计划命名规则
1. 一个治疗计划的名称应反映射野数目和所采用的技术(分为2D, CRT和IMRT)。例如三野适形放疗的计划应取命名为“3F_CRT”。
2. 当实际用于患者治疗的计划被批准后,删除其它临时计划,以节省磁盘空间和避免混淆。如果在疗程进行一段时间后,需要修改计划对肿瘤原发灶实施加量照射,或需要重做计划对缩小后的靶区实施加量照射,射野等中心一般应保持不变,但计划名称要加以区分。(具体计划命名由科室习惯执行)
3. 每个计划应标明计划设计人(Planner)的姓名。如果是两人共同设计的,将一人(一般是年资低的)的姓名输入Planner项,另一人(一般是年资高的)的姓名输入Physicist项。姓名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不能用缩写。
(六)射野命名规则
1. 当治疗床不转动时,射野取名为“BX_GY”,其中X表示射野编号,Y
表示机架角;
2. 当治疗床旋转一定角度时,射野取名为“BX_TZ_GY”,其中X表示射野编号,Z表示床角,Y表示机架角。采用这种命名规则有两个优点:
1). 当患者的体位和治疗机旋转角度刻度已知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