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9:38: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万物有灵论: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明确了什么是宗教,并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

了万物有灵论,又称泛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宗教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生命现象的好奇,它是一个认知的结果,用来缓解人们对外界无知产生的焦虑,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泰勒认为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要信条:1、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2、相信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之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先民开始时对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非生命物体从而形成泛灵信仰,再到祖先崇拜(包括图腾崇拜),然后再到自然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发展到一神崇拜的。后来的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指出,原始社会不可能存在万物有灵的现象,因为原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能综合各种现象进行抽象推理的地步。尽管如此,泰勒仍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先河,为后来者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残余法:即利用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来推断文化进化的方法论,泰勒称为“残余法”。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等人提出。2、认为现实一些看上去荒诞、无足轻重的习俗、信仰、文化在过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是原始文化进化的残余。3、通过对这些残余的分析,我们能够确认文化的进化。4、后世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割裂了文化内部各种特质之间的有机整合,通过在不同的文化中抽取想要的部分来拼凑进化理论。其优点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注过去和社会。

摩尔根:摩尔根全面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对原始社会进行了分区,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发现来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在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研究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用比较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并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摩尔根关于氏族的研究指出,氏族就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他明确指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族和联盟,并且氏族、胞族、部族和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乘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进而摩尔根得出民族是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的。摩尔根还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庭制度的早期形态,提出了从杂交经过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进化理论。马克思曾经阅读《古代社会》并作大量笔记,恩格斯后来在其笔记的基础上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摩尔根婚姻家庭发展五阶段:

1、血缘婚:杂交之后第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相互婚配而建立家庭,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2、普拉路亚婚:一群男子与 一群女子的婚配。(族外群婚,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妻子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普拉路亚”,夏威夷语,“亲密的伙伴”。 3、对偶婚:一对配偶结婚,配偶关系不固定,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有效。(摩梭人阿注婚) 4、父权制:一夫多妻,母系社会中可能存在一妻多夫。 5、专偶制:现代意义上的婚姻家庭,一夫一妻。

一三五阶段最重要,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婚姻家庭形式。

评价:1、他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2、首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家的研究; 3、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途径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后来,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默多克,在摩尔根开创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世界上六种主要亲属称谓制度。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

不同阶段的标志。

亲属称谓制度:人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摩尔根率先进行研究。摩尔根将所有的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类分式”和“叙述式”,原始民族所采用类分式,文明民族多采用叙述式。类分式就是那位对亲属称谓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统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叙述式就是在对一些基本血亲使用专用名称的基础上,对一些远亲使用基本名称的组合来称呼。类分式又具体分为马来亚式和“图兰尼亚式”两种,叙述式的典型代表则为雅利安式。摩尔根认为每一种亲属称谓制度或形式,都是某种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反映,人类家庭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进,与之相应的亲属称谓制度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那就是从类分式发展到叙述式,从马来亚式到图兰尼亚式再到雅利安式。

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则主要依据平辈亲属的称谓将世界上所有民族使用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了六类,每类都用该类的一个典型的民族名称来命名: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

弗雷泽: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首创了“社会人类学 ”这一术语,这个词几乎成为了英国人类学的代名词。代表作《金枝》,主要思想为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理论。他弗雷泽也同其他进化论者一样,把原始人的诸多文化现象单纯归结为人纯理性活动的产物,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有普遍意义的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巫术试图操纵自然力量,在巫术阶段,人类没有灵魂和神的观念,而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人类能够通过巫术行为呼风唤雨、杀死敌人、取得收获等。宗教阶段,把超自然的力量归于精灵和神,进行崇拜活动(包括理论和世界两部分,信仰和努力邀宠与取悦的行为)。科学阶段,认识到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弗雷泽进一步研究了图腾崇拜的功能和起源,其功能是使人们结合成社会集团,以便能集体行动并形成责任感。

传播论学派

思想源流:同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李凯尔特的历史主义相联系,李凯尔特试图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区分开来,他认为自然科学关心的是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相反历史科学感兴趣的对象恰好是个别的、个性的,不重复出现的事实,所谓历史是指一系列独特的、永不重复的现象。

基本论点:1、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所决定的)。2、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3、文化的借取多于发明。4、不同文化的相似性是许多文化圈橡胶的结果,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5、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6、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作为文化历史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文化圈:1、根据文化特质来区分的历史-地理区域,例如稻米文化圈、骑马文化圈等,最早由弗罗贝纽斯提出,认为每个文化圈都具有一系列的物质文化特征,格雷布内尔对“文化圈”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综述,为传播论学派广泛使用。2、基本假设是文化的相似性是由文化的传播和借取造成的。3、文化圈的划分旨在探讨具体文化特质的起源和传播的历史途径,传播论者认为,同一种文化不可能被发明两次,时间上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不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都必定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每一个文化圈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特质。在格雷布内尔等人看来,那些分布在某一文化圈中心的文化特质可能是新近发明的,而那些扩散、分布在该区域边缘地带的文化特质则是古老的。格雷布内尔还提出了鉴别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施密特则在格雷布内尔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上,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进化图式。

进化论与传播论的关系:

一、进化论的基本论点:1、人类本质、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2、人类文化的差异所反映的不同不过是文化中普遍进化阶段的差异、进化速率的差异。

二、传播论的基本论点:1、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2、文化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决定的。

三、传播论是对进化论的挑战,但也有相似之处:即主旨都是为了说明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由来。进化论和传播论的研究都囊括整个世界,把全球各种文化当作研究对象。他们虽然强调对整个世界的研究,但更强调对世界上的文化进行“野蛮——文明”“东方——西方”“过去——现在”“传统——现代”等等的对照。 四、相对于传播论学派的文化的偶然性、独特性,进化论认为,人类的心智一致、需求一致,从而能发明出相似的文化,沿着相似途径把各自的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为人类学奠定学科基础的进化论(evolutionism)和传播论(diffusionism)对“文化”和“文明”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所谓“科学的论证”。进化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史,即一种大规模的文化断代的实践性排列组合;而传播论则采用地理空间的概念,对人类文化的类型进行地理空间上的分类。虽然进化论和传播论之间经常发生争端,但是它们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的理论。

美国历史学派:

思想渊源:德国新康德主义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关注的应该是个别性而不是普遍性;理想主义。

主张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综合,并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不过他们所主张的文明史不是指全世界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他们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不做原则性的理论概括,提倡历史的方法,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因此,必须在每个民族的特点中来研究每个民族。因他们宣称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主要目的是重建人类发展的历史、确定历史现象的类型和顺序、探讨变迁的动力,故称为历史学派。

基本论点:1、倾向于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整体——用文化解释文化;2、对古典进化论形成严厉的方法论批判,对传播论持审慎态度,即认为相似的文化未必就是由传播造成;3、对跨文化比较持批评态度,认为相似的文化现象可能是具有不同的历史成因和过程的,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都具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轨迹,主张通过具体的历史过程研究来理解具体的文化。

历史特殊论:1、相似的文化可能具体不同的成因。2、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不要去概括文化的通则,主张通过具体的历史过程研究来理解具体的文化。3、倾向于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整体——用文化解释文化。4、对进化论持批评态度,反对跨文化比较,认为相似的文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历史成因和过程。规律和通则必须得自于对具体历史过程的理解,通过对于具体历史过程的研究,结论可能是三方面的,环境、心理、历史。5、对传播论持审慎态度,认为相似的文化未必都由传播造成,要具体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同样的文化特质在不同的文化区它的作用和含义是不一样的。关注文化传播,使用“文化区”“文化从”的概念,同受德国历史哲学的影响。

文化区: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美国历史学派所倡导,主张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应该是

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文化圈概念强调共同的历史传统,而文化区则强调文化特征上的相似性和文化的整体关联性,基本上不涉及传播的过程或轨迹。威斯勒提出文化是由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而研究任何文化,必须首先分析其组成单元和层次。博厄斯把文化的最小单元称谓文化特质(trait),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文化特质就构成一个文化从(complex),关系寂寞的文化从构成一个文化类型(type),相同的文化从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 年代-区域:针对某些人认为文化中心区的文化特征最明显,离中心越远特征便越不明显,甚至不能代表此文化区的文化特色的模糊观念,博厄斯指出,某种文化目前发达的地区不一定就是历史上此种文化的发源地或中心。文化的年代和区域之间有一种关系,即时间越长,区域便散布得越广。美国历史学派将一个文化区域的代表性特征归结为来自于一个地理文化中心。认为文化特质首先产生于该地,然后向外传播。因此,通过分析文化特质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的过程,就可以复原该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威斯勒提出的著名的年代—区域假说,就是基于这一原理上的。年代—区域假说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分布的地理区域即文化区,文化区可以分为文化中心和边缘区两部分。中心区是文化特质产生的区域,文化特质产生后,即由中心区向边缘传播。这种传播需要时间,当文化特质离开中心区越远,就说明其离开文化中心越早。反之,若文化特质靠近文化中心区,而边缘地区尚未发现,就表明其离开中心区时间较短。因此,依据文化特质由文化中心传播至边缘区的过程,就可以再现文化发展的历史。

罗维《初民社会》(1920)是批评摩尔根的代表作。

法国社会学派:

基本论点:1、杜尔干、莫斯、列维-布吕尔;2、社会现象之为客观事物,作为客观事物的社会现象并非通常意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强制力。3、认为社会合成新质,社会现象自成其类,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所组成的,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和简约为个体的动机和意图。4、社会现象不同于生理和心理现象,不能用生理性或心理学来解释,社会现象只能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5、对于社会现象的成因的分析应该是一种共时性的社会结构功能分析——用社会来解释社会,即当下的起源。 集体意识(《社会分工论》)集体观念(《自杀论》):杜尔干所提出的概念,指同一个社会中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所吸取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等灌输到人的意识中来的。在《自杀论》中,杜尔干用“集体观念”取代了之前《社会分工论》中所述的“集体意识”。杜尔干认为人有两个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他表现力每个人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个意识是整个社会集体共有的,他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小时,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取得的而是从社会强加给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杜尔干从不用“文化”一词,一般认为“集体观念”正对应于英美所称“文化”。莫斯进一步提出“集体表象”的思想,特别探讨了各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中个人和“自我”的概念所反映的社会集体观念。 社会事实:法国社会学派认为,社会是作为事实的存在,社会现象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即那些对于个人具有外在强制性的普遍现象,包括了信仰、习俗、制度等文化产品,具有1、外在性,社会上先在、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社会的存在是作为社会事实的存在而存在的;2、强制性,既包括有组织形式的强制(法律、制度等),也包括无组织形式的强制(舆论、教育等);3、普遍性。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对概念。他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的社会规范;机械结合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的,周期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在观念、习俗、规范的同质之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