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6/29 7:18: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一――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粘性阻力是维持气体一定流量所需要的压力,包括气道粘性阻力(气道阻力)和肺组织粘性阻力。惯性阻力是引起气流加速所克服的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占70%,非弹性阻力占30%。平静呼吸时非弹性阻力中惯性阻力很小,几乎为零。而肺组织粘性阻力只占总粘性阻力的1/5左右,因此,非弹性阻力中以气道粘性阻力最为重要。
小气道是指内径小于2mm的气道。小气道内径虽小,但分枝多,总截面积大,小气道阻力反而小于大气道。解剖测量2~3代气道总截面积最小,第4~6代以下迅速增加。小气道阻力还与肺容量有关,在最大肺容量(接近肺总量)时气道扩张,小气道几乎没有阻力,在最小肺容量(接近残气量)时的小气道阻力最大,但亦不足总气道阻力20%。
本节主要叙述肺弹性阻力、气道阻力和小气道功能测定。 1.肺的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一般通过肺顺应性来表达。所谓顺应性是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量改变。因此肺顺应性=肺容量改变(ΔV)/经肺压
经肺压是胸腔内压与肺泡内压之差。
胸壁顺应性=肺容量改变(ΔV)/经胸壁压 经胸壁压为胸腔内压与体表压之差。
总顺应性(胸廓顺应性)=肺容量改变(ΔV)/经胸廓压 经胸廓压=经肺压+经胸壁压 本节主要叙述肺的顺应性。
图6显示经肺压和肺容量的关系,肺顺应性即是曲线的斜率,而肺弹性回缩力是曲线上每个容积所相应的压力。曲线斜率变大,说明顺应性改善,如果曲线位置左移,那么弹性回缩力降低。肺气肿患者压力—容量曲线斜率增加,位置左移,说明肺顺应性增加,而弹性回缩力降低。哮喘病人曲线斜率与正常人相同,而位置左移,说明顺应性正常,而弹性回缩力低于正常。
图6静态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有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顺应性是气流阻断时肺的顺应性,而动态顺应性则是气流末阻断情况下测得的顺应性,故动态顺应性还受气道阻力影响。呼吸频率加快时,受到气道阻力影响增大。动态肺顺应性随呼吸频率增快而降低的倾向称为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小气道阻力增加时,总气道阻力变化不大,因此常规肺功能难以发现异常,而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可显示小气道病变。
肺静态顺应性测定必须测定经肺压和肺容量的变化,经肺压为胸腔内压和肺泡内压之差,胸腔内压用食道压代替,肺泡内压系通过测定阻断气流时的口腔压来得到,同时测定肺容量即可获得静态肺顺应性,具体方法为受检者吸气到肺总量,然后缓慢呼气,在呼气过程中间断阻断呼气通道,同步测量呼气量和经肺压即可获得经肺压—容量曲线,该曲线斜率即为静态肺顺应性。该曲线不同位置斜率不同,一般用功能残气位(FRC)至FRC+0.5L的容量改变(ΔV)除以相应压力改变(ΔP)求得。肺气肿的静态顺应性增高,肺不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肥胖症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静态顺应性降低。
2.气道阻力
气道阻力指气道粘性阻力,占呼吸粘性阻力中的大部分。 气道阻力=气道两端压力差(ΔP)/流量(V)
在流量恒定的情况下,ΔP反映气道阻力大小。气体流动有层流和涡流,两者ΔP的影响因素不同,层流公式如下:
6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呼吸衰竭诊断治疗新进展》之一――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ΔP=8u1/πr .V
其中u为气体粘度系数,1为管道长度,为圆周率,r为管道半径。而涡流公式则为:
2.2
ΔP=Kρ1/πrV
其中K为常数,ρ为气体质量。涡流时气道阻力与粘度无关,而与气体质量有关。气流是否形成涡流取决于涡流系数(RN)。
RN=2ρV/πur
当RN>2000时,开始形成涡流。
气道阻力一般用通气阻断法测定。即以阻断气流测得的口腔压代替肺泡内压,其与大气压之差即为ΔP,同时测定流量V,即可计算气道阻力。也可以用体容积描记法测定气道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