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8 8:14: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答:⑴目的:①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③确定高危人群;④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
⑵特点:①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②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③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
⑵偏倚的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答:⑴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⑵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因及果,符合时间顺序、能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
10、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RR OR 含义 暴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 更具有斌饮血意义 对值,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 数量的疾病发生。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 卫生学上的意义。 意义 ①E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ē的多少倍 ①E与ē 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 ②RR值↑暴露的效应↑暴露与结局关联数量 强度↑ ②AR值↑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 数量↑ 五、应用题
1、答:1988年该病的发病率=20‰
1988年6月30日的患病率=88‰ 1988年期间患病率=100‰ 1988年的死亡率=4‰
2、答:该结论不正确;因为没有用率来反映家庭经济状况好差的儿童发生伤害的频率和强度。 3、答:Ie=51.0/10万人年,I0=5.0/10万人年,It=21.0/10万人年
⑴RR= Ie/ I0=10.2,表明吸烟组肺癌发病的危险是非吸烟组的10.2倍。
⑵AR= Ie-I0=46.0/10万人年,表明由于吸烟增加的肺癌的发生率的大小为46.0/10万人年。
⑶AR%=(Ie-I0)/ I0×100%=90.2%,表明吸烟人群中归因于吸烟的发病占全部病因的90.2% 。 ⑷PAR=It-I0=16.0/10万人年,全人群中由于吸烟而增加的肺癌的发生率的大小为16.0/10万人年。 ⑸PAR%=(It-I0)/It×100%=76.2%,表明吸烟对全人群肺癌发病非影响,吸烟引起的发病占全人群中全部发病的比例为76.2% 。
流行病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
9
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
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 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
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
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
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
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