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5 6:1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欢迎阅读
K— 修正系数。它与冲裁间隙、冲件形状、冲裁速度、板料厚度、润滑情况等
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1.0~1.3)P的范围内,一般k取为1.25~1.3。
在实际应用中,抗冲剪强度?的值一般取材料抗拉强度?b的0.7~0.85。为便于估算,通常取抗冲剪强度等于该材料抗拉强度?b的80%。即
因此,该冲件的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 (2) 卸料力
一般情况下,冲裁件从板料切下以后受弹性变形及收缩影响。会使落料件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后剩下的板料则箍紧在凸模上。从凸模上将冲件或废料卸下来所需的力称卸料力。影响这个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力学性能、模具间隙、材料厚度、零件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情况等。所以要精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 式中 F—— 冲裁力(N) K1——顶件力及卸料力系数,其值可查表。 这里取K1为0.04。 因此 (3) 拉深力 带凸缘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力近似计算公式为 式中 dp—圆筒形零件的凸模直径(mm) KF—系数,这里取1.0。 ?b—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因此 (4) 压边力 压边力的大小对拉深件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过大,就要增加拉深力,因而会使制件拉裂,而压边圈的压力过小就会使工件的边壁或凸缘起皱,所以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合适的压边力范围一般应以冲件既不起皱、又使得冲件的侧壁和口部不致产生显着的变薄为原则。压边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近似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D—毛坯直径(mm) d—冲件的外径(mm) q—单位压边力(MPa) 这里q的值取2.5。
所以
3.3.2 反拉深过程
(1) 反拉深力
通常反拉深力要比正常拉深力大20%。
即 F反?1.2F拉 所以有 (2) 顶料力
欢迎阅读
逆着冲裁方向顶出卡在凹模里的料所需要的力叫顶料力,顶料力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式中 F—冲裁力(N)
KD—顶料力系数,这里查表取0.04。 所以有
3.3.3 拉深功的计算
拉深所需的功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Pmax—最大拉深力(N)
h —拉深深度(mm) W—拉深功(N·m) C—修正系数,一般取为C=0.6~0.8。 所以 0.8?184608?46W??6794N·m 10003.3.4 初选压力机 压力机吨位的大小的选择,首先要以冲压工艺所需的变形力为前提。要求设备的名义压力要大于所需的变形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力量储备,以防万一。从提高设备的工作刚度、冲压零件的精度及延长设备的寿命的观点出发,要求设备容量有较大的剩余。最新的观点认为,我们只需要使用设备的60%-70%的容量,甚至50%,即取工艺变形力的2倍。 上述设备吨位的选择原则,对于冲裁、弯曲等工序已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于本设计所使用的拉深,可能还不保险。因为拉深与冲裁不同,最大变形力不是发生在冲床名义压力的位置,而是发生在拉深成型的中前期,这时虽然最大变形力小于压力机的名义压力,但最大变形力发生的位置远离名义压力的位置而不保险。于是就需要用到压力机的许用力行程曲线。 对于本次设计的复合模,根据工艺力的大小和出现的位置,查表初选吨位为1250KN。
4 模具的结构设计 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首先要考虑落料凸模(兼拉深凹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