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思维的经典案例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5: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

五、逻辑思维

1、某个团队去西藏旅游,除拉萨市之外,还有6个城市或景区可供选择:E市、F市、G湖、H山、I峰、J湖。考虑时间、经费、高原环境、人员身体状况等因素, (1)G湖和J湖中至少要去一处。

(2)如果不去E市或者不去F市,则不能去G湖游览。 (3)如果不去E市,也就不能去H山游览。 (4)只有越过I峰,才能到达J湖。

如果由于气候原因,这个团队不去I峰,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该团去E市和J湖游览 B.该团去E市而不去F市游览

C.该团去G湖和H山游览 D.该团去F市和G湖游览

答案:D。 分析:

根据逻辑技巧,分析条件(1)G 或J;(2)非E 或 非F → 非G,即E 且 F ←G;(3)非E→非H;(4)I←J,即非I→非J。 已知:非I,据条件4,非J;再据条件1,非J,则G;根据2,G则:

E且 F;据3,H不确定。所以:必去E、F、G;必不去:I、J;H不定。

2、在某学校的中学生中,对那些每天喝2到3瓶啤酒、持续60天的学生做医学检查,发现75%的学生肝功能明显退化。具有很高可信度的试验已经排除了“这些结果是碰巧发生的”这一个可能性。 假如题干中的信息是真的,则会证实下面哪一个结论? A.饮酒导致肝功能退化。

B.喝酒与青少年的肝功能退化呈明显的相关性。 C.研究者想证明年轻人不应该喝酒。 D.性与饮酒和肝功能退化没有什么关系。 答案:B。

解析:A太绝对了。75%不能得出100%的结论。只能说有可能,可能性很大。不是一定。排除。B非常客观。正是论证的结果。C研究者的研究目的,题干并未提及。排除。D引入新概念,为无关项。排除。

六、逆向思维

1、例:有一位赶马车的脚夫,驱赶着一匹马,拉着一平板车煤要上一个坡。无奈路长、坡陡、马懒,马拉着车上了整个坡的三分之一就再也不愿意前进了,任其脚夫抽打,马只是原地打转。脚夫这时招呼同行马车停下,从同伴处借来两匹马相助。按常规的思维方式,一匹马拉不上坡,另两匹马来帮助拉,那肯定是来帮忙拉车的。但脚夫并不是把牵引绳系在车上,而是将牵引绳系在自己那匹马的脖子上。这时,只听脚夫一声吆喝,借来的两匹马拉着懒马的脖子,懒马拉着装煤的车子,很快便上了坡。对脚夫这种做法你可能会感到疑惑,用借来的两匹马拉自己的懒马,其结果仍然是自己的懒马在使劲,另两匹马不但使不上劲,而且还有可能拉伤自己的马。

脚夫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

思考一:这匹马的力量同其他马的力量差不多,车上装的煤也差不多,别的马能上去,这匹马就应当能上去,上不去的原因是这匹马懒惰,也就是说,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思考二:使用两匹马拉住懒马的脖子,就逼使懒马必须尽最大的力

量,拼命拉着煤车前进。否则,脖子就在可能被另外的两匹马拉断。求生欲使得懒马必须积极主动地拉车上坡。

思考三:如果让另外两匹马帮助拉车,虽然可以顺利地将车拉上坡。但让马尝到偷懒的甜头后,再遇到上坡时一定还会坐等别的马帮忙。而系住它的脖子让另外两匹马教训它一下,则可以使其记住偷懒所吃的苦头,以后上坡时不敢再偷懒,从而根治该马的懒病。

我们不能不承认,马夫运用逆向思维解决懒马问题的招数实在是高人一筹。

由上推出逆向思维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2、有两个人一起出差,其中一个人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一老妇在卖一只黑色的铁猫。这只铁猫的眼睛很漂亮,经仔细观察,他发现铁猫眼睛是宝石做成的。于是他不动声色对老妇说:“能不能只卖一双眼珠。”老妇起初不同意,但他愿意花整只铁猫的价格。老妇便把猫眼珠取出来卖给了他。

他回到旅馆,欣喜若狂地对同伴们说,我捡了一个大便宜。用了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