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含解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5 3:5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对点训练:原子的核式结构

1.如图所示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经典再现,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粒子轰击金箔,用显微镜观测在环形荧光屏上所产生的亮点,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点是由α粒子在金箔上打出的电子产生的 B.原子核应该带负电

C.在荧光屏上观测到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D.该实验中α粒子由于和电子发生碰撞而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解析:选C 在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点是由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产生的,故A错误;原子核带正电,故B错误;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较远时,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量较小。只有当α粒子与原子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C正确,D错误。

2.如图为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①、②两条线表示实验中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

A.轨迹a C.轨迹c

B.轨迹b D.轨迹d

解析:选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α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a,因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仑斥力越强,则偏转程度越强,故A正确,B、C、D错误。

3.[多选](2016·天津高考)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17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 147N获得反冲核 8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选AC 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12

选项A正确;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94Be,获得反冲核 6C,发现了中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

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对点训练:原子能级跃迁规律

4.[多选](2019·南通一模)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3.4 eV的能量

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2 eV的光子跃迁到n=4激发态 D.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会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解析:选AD 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 eV,则n=2能级的能量为E2=-

13.6

eV=-3.4 eV,22因此要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3.4 eV的能量,故A正确;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B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2 eV的光子,能量变为ΔE=-13.6 eV+10.2 eV=-3.4 eV,因此会从n=1能级跃迁到n=2能级,故C错误;根据C23=3,可知,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

5.(2019·苏北一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莱曼线系是氢原子从n=2,3,4,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谱线系,辐射出光子的最小频率为______,该光子被某种金属吸收后,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Ek,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