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50: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项目一 公共关系概述》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项目一 公共关系概述 授课班级 课时 2+2 上课地点 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功能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研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究对象。 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公共关系在提高个人修养个人形象方面的帮助 学会团队协作,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理性判断与灵活应变能力,培养较强的全局统筹能力和抗压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器材准备 参考资料 项目一:公共关系概述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和核心概念 二、公共关系的功能 三、本节任务小结 四、班级组织形象设计展示及案例讨论 例 器材准备:粉笔、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述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1.《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2.网络资源 二、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本任务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知识点,主要是公共关系的含义、核心概念和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个人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而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影响公众胡一门社会科学与艺术。对个人与组织均有良好影响。 讲述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5分钟。 讲述教学方法,多媒体,10分钟。 10分钟 情境介绍,项目任务安排: 引入(项目任务) 通读引导案例《全聚德店庆创造新辉煌》,思考:全聚德是怎样对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行定位,又怎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塑造自己形象的? 体会本任务的引导案例,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全聚德是怎样对自己的品牌形操练 象进行定位,又怎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塑造自己形象的?合理分析、充分讨论、总结发言。 训练 引导学生回答所知晓的公共关系含义的理解;理解公关和广告的区别 任务训练与知识归纳: 25分钟 案例教学法,30分钟 深化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在此期间涌现出哪些着名的管理学者以及着名的管理思想?这些观点有哪些优缺点?适用范围?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体现在哪里?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个人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而通过传播、沟通的手讲授教学法,5分钟 归纳 段来影响公众胡一门社会科学与艺术。对个人与组织均有良好影响。关于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的理解非常多,典型的如传播沟通学、协调关系学、关系说、形象说等。 总结 本项目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含义及公共关系功能。是公共关系这门课程的入门篇。 3分钟 作业 教学 反思 书面作业加实践作业。实践作业:为班级塑造组织形象,第二次课堂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以够用为主,强调应用分析,贯彻理实一体、做中学教学理念。 2分钟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 公共关系概述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1、定义 不同学派对公共关系有不同的理解: (1)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 (2)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沟通; (3)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管理; (4)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5)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与科学; (6)公共关系的核心就是塑造组织形象。 以上这些对公共关系定义的描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这些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突出的侧重点不同而己。本教材支持把“管理论”与“传播沟通论”结合起来的“传播管理论”的定义,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编者认为这一定义准确地揭示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与本质特征。 2、公共关系三要素 (1)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组织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可以泛指政府行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它们是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者、承担者,又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者,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2)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公众是公关传播沟通的对象,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客体。公众关系是由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个体、群体和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公众环境。 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也不是被随意摆布的。各类公众对象都是有意志、有愿望、有行动的活动群体,会主动地采取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要求,主动地对公关主体的政策、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对公关主体形成舆论压力。 (3)公共关系的介体——传播沟通媒介。 传播沟通作为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是连接社会组织与公众的纽带与桥梁,是公共关系的介体。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促成相互了解、达成共识、建立好感,促成合作。 3、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 (1)公共关系状态。 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况。任何社会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具体包括与组织相关“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两个方面。 (2)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活动也称公共关系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来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公众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关工作。公共关系实务是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之一。 (3)公共关系观念。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组织行为的一种准则和价值观。如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等。 (4)公共关系职业。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定的《公共关系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公共关系的职业定义为:“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