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5:4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元大都宫殿
蒙古帝国在建造正式的都城和固定的建筑物之前,他们的宫殿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斡耳朵制度。所谓斡耳朵其实是由若干大小不同的蒙古包式的帐殿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它会在中间的位置设置特别大的帐殿,然后周围环置比较小的这些帐房或者帐屋,整个的防卫体系相当森严,具有强烈的军事的色彩。到了元上都时期,它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宫殿区了。但是这张遗址平面图体会到它整个宫殿区的格局相当地分散。
没有汉族王朝宫殿当中常见的严整的、体面化的格局,它整个区域更好像是比较分散的园林化的布置。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是在整个宫殿最核
心的这个位置有一座大安阁。这座建筑是从金朝后期的首都开封的宫殿当中,
11
一座非常重要的建筑熙春阁,把它整个给拆下来,然后千里迢迢地运到上都,再重新拼装起来的。这也反映出元代开国初期建筑水平可能没有那么高,甚至把先进的王朝的旧的建筑物直接给搬运过来作为一个新的建筑来使用。
这是现代学者所复原的大安阁的立面图 侧立面
12
后人想象复原大安阁的形象,它分了好几层,整个建筑的体量和空间都是比较庞大的。
元大都的宫殿主要都设在皇城的内部,环绕着太液池来布置,整个这个区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中都时期的离宫、大宁宫。元朝实际上是把这个地方作为它皇室生活的一个新的核心来进行打造,大内的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
线上,在太液池的东岸。而在太液池的西岸又布置了另外两组相对比较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分别是隆福宫和兴圣宫。整个的宫殿建筑工程主要由阿拉伯人也黑迭儿来主持规划和具体的设计,这也反映出元代建筑国际化的特点。
大内宫城分为前朝和后寝两个相对独立
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用一圈廊庑来环绕中间最核心的大殿。这个空间的感觉似乎是当年斡耳朵制度的一个新的变体,其中前朝的正殿称之为大明殿,后寝部分的正殿是延春阁,无论是大明殿和延春阁都采用工字形的平面,也就是说在一个统一的台基上面,它其实是由前殿、后殿和中间的连廊共同组合而成的。在宫城的西北部,设有独立的佛教建筑群,就是玉德殿,主要是藏传佛教的体系。除此之外在整个宫城里还布置了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设施,如鹰房、羊圈、大酒瓮,蒙古人喜欢打猎、喜欢吃羊肉、也特别喜欢喝酒。
此外可以看到在建筑的室内大量地使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地毯、帷幕以及壁挂,在接近汉化的同时,蒙古的统治者在生活当中还保留了很多自己本民族
13
传统的带有游牧色彩的生活印迹。
隆福宫原本是太子所居住的一个独立的宫殿,到了元成宗统治的时期,被改成太后宫。它的布局不像大内宫城那么严整,核心区域也是一个工字形的大殿,然后由一群廊庑围合。在它的北边有成排的专门给侍女使用的值房的院落,在这个宫殿的西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园林区。我们发现这个园林和中国本土大部分的园林布置方式不太一样,它有非常明确的中
轴线,在这个中轴线上依次布置水池、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有规整化的趋势。
兴圣宫是元武宗为他的母亲建的另外一座独立的太后宫。它的格局和大内宫城比较相似,相对也比较严谨,但是规模要小很多,它的前殿就是兴圣殿,后殿叫延华阁。在两侧布置了很多相对较独立的嫔妃们生活的庭院以及相关的附属建筑。
14
元代宗教建筑
元代的宗教建筑非常鼎盛,有很多实例一直留存到了今天。山西洪洞县的广胜下寺这组寺庙建筑群位于霍山的脚下,它的旁边就是霍泉的发源地。
整组建筑分为山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