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4 3:2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又称“神奈川条约”,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1年美国政府决定用武力强迫日本开放海禁。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柏利率军舰四艘强行驶入东京湾的浦贺港,要求缔结日美通商条约。在武力要挟下,幕府被迫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1854年2月柏利率军舰10艘,再度驶入东京湾,在神奈川(今横滨)耀武扬威,并提出最后通牒。3月,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规定: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函馆两港,为美国船只提供粮食、淡水和煤炭等必需品;美国可在此派驻领事并享有最惠国待遇等。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的“锁国”体制开始崩溃。

明治维新

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时值明治天皇在位,故名。日本明治年间发生的维新变革,是一场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上半期,随着资产主义因素的增长、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四伏。1854年日本被迫开港后,西南强藩下级武士中的改革派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后转为倒幕运动,经戊辰战争,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地税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殖民地化的危机,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戊辰战争

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新政府军与幕府军之间的战争。因发生于1868年(戊辰年),故称。是年1月3日,天皇睦仁宣布王政复古。26日,德川庆喜派幕府军分别在鸟羽和伏见与新政府军激战,幕府军溃败。4月,政府军兵临江户城下,德川庆喜被迫开城投降。此后,政府军继续征讨东北叛乱诸藩,于10月平定了这一地区。次年3月出兵北海道,5月攻陷幕府残部固守的五棱郭。历时一年半的戊辰战争结束,摧毁了幕府势力,巩固了维新后建立的民族统一国家。

《五条誓约》

又译《五条誓文》,日本明治政府的政治纲领。1868年4月6日由天皇宣读。内容为:“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论。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其内容虽未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有军国主义色彩,但表现出明治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破旧有之陋习”)和积极学习西方(“求知识于世界”)的决心。

废藩置县

日本明治维新时,政府实行的一系列重要的资产阶级改革措施之一。为了清除封建割据,加强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1869年6日实行“版籍奉还”,各地藩主被迫把领地和户籍(人民)奉还给天皇。将旧藩主改为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藩知事。但该职仍由旧藩主世袭,各藩实际与前无异,仍呈半独立状态。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明治政府遂于1871年7月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全国原620多个藩地,改设三府七十二县(不久合并为43县),由中央政府任

命县知事,并免去所有旧藩知事,将其移居东京,继续领受俸禄。这项措施的推行使日本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涂油子弹事件

引发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1857年初,英国殖民当局下发给印度籍土兵一种子弹,是用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装的,使用时必须用牙咬开。印度教徒敬牛,伊斯兰教徒禁忌猪肉,所以使用这种新子弹是对印度土兵的侮辱,激起了普遍愤慨而拒绝使用。英国当局进行镇压,最终引发起义。

詹西女王

又译章西女王,名叫拉克什米?拜依,印度詹西土邦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领袖之一。原为詹西王后。1853年,其丈夫甘加达尔?拉奥去世,没有留下儿子。英国驻印度总督戴贺胥利用“丧失权利说”(即哪一个土邦王公绝了男嗣,他的国土就“自动丧失”),兼并了詹西的领土,还掠走了土王留下的大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