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讲解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1:5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密斯是包豪斯第三任校长,他的名言是“少就是多”。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会馆,同时设计了巴塞罗那椅,它们成了现代建筑

和设计的里程碑。

1932年德国纳粹关闭了包豪斯,包豪斯的学生和老师离开了德国,把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德国,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是,包豪斯的局限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如: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什么产品,什么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形体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

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是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因而曲高和寡,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所欣赏。对包豪斯批评最多的是所谓“国际式”风格。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

之一些设计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统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

评。

包豪斯很注重功能,先后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房子是住人的机器”和“那里功能不变,那里形式不变”等口号,从而走向极端功能主义的道路,并忽视了人们对美感的需求,这也是人们

批判包豪斯的一个原因。

无论对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皮乌斯旗下的精英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或任教的地方传播包豪斯思想,并使其发扬

光大。

六、高技术风格 时间:1960年至1980年。

地点:欧美各国。 特点: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

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 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源于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的“游击队”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

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高技术派的代表作是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由英国的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不仅直率地表现了结构,而且连设备也全部暴露。在它的东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为交通通道,绿色的为供水系统,兰色的为空调系统,黄色的为供电系统。在西立面上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地层蜿蜒向上的是自动扶梯,

几条水平方向的是走廊。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如:外科医生用的手推车、仓库用的金属支架、矿井用的安全灯等都纷纷进入居家环境。

罗维设计的收音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