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与设计》练习题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4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手帕的活动中自然结束。

5、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材料,为中班儿童设计一个打击乐活动方案。 要点:活动要求:

1、能在游戏中感知跳跃的音乐性。

2、培养幼儿注意力、想象力、自控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幼儿自制的乐器若干,节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感受歌曲

师: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木偶——洋娃娃和小熊。 复习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师:洋娃娃说我有些累了,我想请小乐器帮我跳舞,好吗? 二、引导幼儿探索,为歌曲创编节奏

1、教师请幼儿自选择乐器,进行分组创编,请幼儿把创编的节奏用节奏卡表示出来。 2、师:那个洋娃娃的舞姿最漂亮?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个组的节奏谱,为什么?幼儿自讨论。

3、请全体幼儿敲洋娃娃的节奏谱,教师伴奏小熊跳舞的部分。 4、师:洋娃娃的舞姿真优美呀,小熊急的快哭出来了,你们,你们,能不能也帮我来跳舞呀?

要求幼儿讨论:小熊跳舞是什么声音?它会跳哪些舞?

.. .. ..

幼儿自选择乐器,分组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在小组中再分组,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进行合奏。 5、请一组幼儿进行表演,提问: 他们敲得好不好,为什么?

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在修改一下?幼儿自发表言论,教师留意小熊跳舞的节奏谱的制定。 师:请你们觉得自己的节奏谱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赶快修改,接下来我们‘洋娃娃和小熊’舞蹈专场就要开始啦 三、器乐表演。 1、幼儿分别上来表演, 2、教师讲评。 3、师:今天‘洋娃娃和小熊’开了舞蹈专场真高兴,他们要谢谢你们帮他们跳出了这么棒的舞蹈。 4、结束。 四、案例评析

1、 某幼儿园小班教师设计一个美术活动方案,请结合她设计的教案进行相关的分析。 案例:蝶儿飞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对称的方法剪出蝴蝶的基本形状,并能用已学过的各种变化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3、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已欣赏过蝴蝶标本、图片,知道蝴蝶的基本形态。 2、纸、剪刀、钩线笔、蜡笔、胶水、回形针;蝴蝶头饰一个。 3、《梁祝》乐曲,录音机。 4、创设春天美丽的情景。 活动对象:小班 活动过程

.专业资料.

主要环节:感受美——创作美——表现美——感受美 情景设计:创设春天美丽的情景,能让幼儿亲身地感受,以直观的、具体的美来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这一环节,是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铺垫的。

1、欣赏蝴蝶的美。在出示蝴蝶图片的展版后,提出相关的问题。 2、创作蝴蝶的美。

3、幼儿头戴蝴蝶头饰进行表演。 参考要点: 活动从欣赏、观察蝴蝶开始,使儿童对蝴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教师认为的关键之处有所强调。活动还强调了多重选择,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这本是一个美术活动,设计者却有意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尽可能使儿童产生一种综合体验。

2、某教师为小班幼儿设计“儿童乐园”的美术活动,请对此方案进行评析。 附:儿童乐园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 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 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 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活动对象:小班 活动过程: 出示背景,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讨论画面布局,如,滑梯、攀登架、跷跷板、小火车、

.. .. ..

秋千等。 引导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游戏,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参考要点:

这个活动把绘画与儿童的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把绘画过程中的构图自然地引入,使儿童通过共同探究活动习得相关构图的知识。教师直接讲解少,但同样达到了传递有关布局的简单知识的目的。

3、某教师为幼儿设计了“陶泥制作动物壁挂” 手工活动,请对此方案进行评析

附:陶泥制作动物壁挂 活动目的:

运用团、压、切、塑等基本技法制作一块装饰小壁挂。 在已学画小动物的基础上,刻画制作小动物浮雕。 活动准备:

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块雕塑板。

分组备好竹制或塑料制工具,切泥刀、压光抹、塑泥刀,放入少量水的水盆。 每人备陶泥一份,幼儿制作时最好戴上套袖,备好报纸、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展示小动物壁挂或生肖壁挂,启发幼儿构思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画出几个小动物简单造型,最好是小

.专业资料.

朋友学过的如小鸟、小鸡、小兔、小猪、猴子等。到底画什么幼儿自主决定。

2、教师分发好材料,让幼儿作好一切准备,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分步制作。

将手中的泥团揉成圆形;第二,圆形泥球放在雕塑板上压平,保持泥板外形要圆;第三,一个泥球压平,薄厚均匀,用雕塑刀在上面随意刻画一个小动物。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表演唱

也称歌表演,指一边唱歌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合作。动作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2. 唱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示性地进行演唱,称为唱。 3. 轮唱

轮唱:两个小组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如间隔一小节的轮唱《闪烁的小星》。 4. 对唱 对唱:是指幼儿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的歌唱。 5. 接唱

接唱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接唱,也可以是小组对小组的接唱。一般将一首歌曲分成几个乐句,幼儿分组轮流一句句接唱,也可以是半句接唱。 6. 齐唱

齐唱:是幼儿园集体唱歌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