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5 11:58: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绪论

? 如何协调满足建筑环境舒适性要求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 ?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 太阳在空间的位置

? 太阳高度角 ? 太阳方位角

第二节 太阳辐射

?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 太阳辐射照度(概念) ? 太阳常数(概念)

? 太阳辐射波谱(太阳的总辐射能分配)

?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吸收过程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线部分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组成:直射部分、散射部分、大气长波辐射部分;太阳

总辐射照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

第三节 室外气候

风与大气边界层 ? 风的成因

? 大气环流 ? 地方风

大气边界层

? 风的测量

? 测量开阔地面 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 ? 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分布图、风速频率分布图

室外气温

?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 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

? 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 ? 地面的覆盖物、地形 ? 大气对流作用

有效天空温度

? 概念 ? 影响因素

? 气温

?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 云量

? 地面温度

? 地方的海拔高度

地温

? 表面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对天空的长波辐射,可看作是周期性的温度波动 ? 由于地层的蓄热作用,产生衰减和延迟,影响的因素(地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深度、

波动周期)

第四节 城市微气候

? 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 ? 微气候的概念 ? 主要内容:

? 风场(形成机理与不当风场的危害) ? 城市热岛(热岛现象概念与成因)

第五节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表2-5)

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

建筑热湿环境是如何形成的?

? 是建筑环境中最重要的内容

? 主要成因是外扰和内扰的影响和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 ? 外扰:室外气候参数,邻室的空气温湿度 ? 内扰: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基本概念

? 围护结构的热作用过程:无论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还是室内产热产湿,其作

用形式包括对流换热(对流质交换)、导热(水蒸汽渗透)和辐射三种形式。

基本概念

? 得热(Heat Gain ?? HG):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

的得热。如果得热<0,意味着房间失去热量。

围护结构热过程特点:由于围护结构热惯性的存在,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着衰减和延迟的关系。

第一节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作用

? 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 非透光围护结构 ? 透光围护结构

?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概念) ? 夜间辐射(概念)

第二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

有图表

第三节 以其它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

? 室内产热产湿量

? 室内热湿源(人体、设备、照明设施)

? 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

? 空气渗透的原因

? 计算方法:缝隙法、换气次数法

第四节 冷负荷和热负荷

? 负荷的定义

? 负荷与得热的关系(理解图3-16)

第五节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 <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