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0:4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名词解释
1.投资: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得未来的预期收益,预先垫付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经济行为。
2.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是以金融资产为投资对象的投资活动。
3.证券投资:指个人或法人对有价证券的购买行为,这种行为会使投资者在证券持有期内获得与其所承担的风险相称的收益。 四、名词解释
1.证券投资者:证券投资主体购买证券的目的是为了待一定时期后取得股息和利息,并期待证券增值,为此他们在购买证券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持有证券,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投资行为,这类投资主体被称为证券投资者或长期投资者。
2.证券投机者:自认为可以预测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势,为了在短期的价格变动中获取价差利益,甘愿承担风险,不断买卖证券的机构或个人。
3.有价证券: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并借以取得一定收入的一种证书。 4.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投资份额并对公司拥有相应的财产所有权的证书。 5.债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6.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以组合投资方式进行证券证券投资,所得收益按出资比例由投资者分享的投资工具。
7.封闭型基金:指设立基金时限定基金的发行总额,在初次发行达到预定的发行计划后,基金宣告成立,并加以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追加发行新基金份额的基金。
8.开放型基金: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在基金按规定成立后,投资者可以在规定的场所和开放的时间内向基金管理人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的基金。
9.证券中介机构: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如发行者、投资者等提供相关服务的专职机构。 10.证券经营机构:由证券主管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四、名词解释
1.证券发行市场:新发行的证券从发行者手中出售到投资者手中的市场,它包括证券发行从规划、推销和承购等阶段的全部活动过程。
2.公募发行:又称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证券的发行。 3.私募发行:又称不公开发行或私下发行、内部发行,是指以特定少数投资者为对象的发行。 4.直接发行:发行人直接向投资者推销出售证券的发行。
5.间接发行:由发行公司委托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证券中介机构代理出售证券的发行。
6.初次发行:新组建股份公司或原非股份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或原私人持股公司转为公众持股公司时,公司
首次发行股票。
7.增资发行:股份公司组建、上市后为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而发行股票的行为。
8.证券流通市场:又称证券次级市场、二级市场 ,是对已发行证券进行再次乃至重复多次交易的市场。 9.证券交易所:证券买卖双方公开交易的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固定地点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次级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的核心。
10.市价总额: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按当市价格计算的价值总额。 11.上市总额: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按面额计算的总金额。
12.场外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各证券公司柜台上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
13.证券市场监管: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14.注册制:证券发行注册制,即奉行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布制度。
15.核准制:证券发行核准制采用实质管理原则,即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监管机构制定的若干适合于发行的实质条件。
16.自律:证券市场参与者组成自律组织,在国家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依据证券行业的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
17.超额配售选择权:指发行人授权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得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在该次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从集中竞价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18.价格优先:价格最高的买方报价与价格最低的卖方报价优先于其他一切报价而成交。
19.时间优先:同价位申报,依照申报时序决定优先顺序,即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者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证券交易所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 四、名词解释
1.证券账户:证券登记机构为投资者设立的,用于准确记载投资者所持有的证券种类、名称、数量以及相应权益和变动情况的一种账册。
2.资金账户:证券经纪商为投资者设立的账户,用于记录证券交易的币种、余额和变动情况。
3.委托买卖:委托买卖是指证券经纪商接受投资者委托,代理投资者买卖证券,从中收取佣金的交易行为。 4.指令驱动:在竞价市场中,证券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的委托指令共同驱动形成,即投资者将自己的交易意愿以委托指令的方式委托给证券经纪商,证券经纪商持委托指令进入市场,以买卖双方的报价为基础进行撮合产生成交价。
5.报价驱动:报价驱动方式指证券交易价格由一个或多个做市商给出,做市商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自身的实力报出证券的买卖双向价格,做市商在其所报出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的资金或证券和投资
者进行交易,做市商的收益来买卖证券的差价。
6.净额清算:净额清算又称差额清算,是指在一个清算期中,对每家证券公司的价款清算只计算各笔应收应付款项相抵后的净额,对证券的清算只计算每一种证券应付应收相抵后的净额。
7.银货对付:银货对付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结算参与人在交收过程中当且仅当资金交付时给付证券,证券交付时给付资金。
8.分级结算:分级结算制度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与证券公司等结算参与人进行资金和证券的法人结算,又称一级结算;证券公司等结算参与人再与其客户进行二级结算。
9.结算:一笔证券交易成交后,买卖双方结清价款和交割证券的过程,即买方付出价款并收取证券、卖方付出证券并收取价款的过程。
10.证券登记:证券登记是指通过一定的记录形式确定当事人对证券的所有权及相关权益产生、变更、消失的法律行为。
11.市价委托指令:投资者只提出交易数量而不指定成交价格的指令。
12.限价委托指令:投资者在提出委托时,既限定买卖数量又限定买卖价格的指令。
13.停止损失委托指令:一种特殊的限制性的市价委托,它是指投资者委托经纪人在证券市场价格上升到或超过指定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格买进证券,或是在证券市场价格下降到或低于指定价格时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证券。 14.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垫头交易,是投资者通过交付保证金取得经纪人信用而进行的交易方式。 15、保证金比率:保证金与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市值之比。
16.期货交易: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日期按成交时双方商定的条件交割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交易方式。 四、名词解释
1.收益率:收益率是在一定时期内证券投资所得收益与投入本金的比率。 2.资本损益:又称资本利得,指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或偿还额之间的差额 3.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
4.债券收益率:债券收益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得收益与投入本金的比率,一般以年为计算单位。
5.票面收益率:又称名义收益率或息票率,是印制在债券票面上的固定利率,即年利息收入与债券面额之比率。 6.直接收益率:又称本期收益率、当前收益率 ,指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 7.持有期收益率:买入债券后持有一段时间,又在债券到期前将其出售而得到的收益率。它包括持有债券期间的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即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
8.到期收益率:又称最终收益率,债券到期按面值偿还本金所得的收益率,同样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 9.赎回收益率:是使持有债券到第一个赎回日的现金流等于债券价格的贴现率。
10.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
11.持有期回收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现金股息收入和股票卖出价占买入价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投资回收情况。
12.风险:对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背离,或者说是证券收益的不确定性。
13.系统风险: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
14.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
15.市场风险:由于证券市场长期趋势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趋势变动可通过对股票价格指数或股价平均数来分析。
16.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投资收益不确定的可能性。
17.购买力风险: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18.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19.经营风险: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变化而引起盈利水平改变,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 能。 20.变异系数:是相对偏离程度的衡量标准,即每单位预期收益率所承担的风险。
21.无风险利率:把资金投资于某一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这是投资的时间补偿。 22.无差异曲线:代表着投资者对证券收益和风险的偏好,或者说代表着投资者为承担风险而要求的收益补偿。 四、名词解释
1.中央政府债券:以中央政府承诺于到期日向债权人无条件偿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信用凭证,它以中央政府的信用作发行担保,一般无需抵押品。
2.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并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一般是无财产抵押的信用债券。 3.公司债券:发行公司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向债权人偿还本金和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债务凭证。 4.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率。 5.国债负担率:国债发行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6.债券信用评级:按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准备发行债券的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作出公正客观的评定。 7.利率期限结构:同一发行人所发行的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8.股票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
9.股票内在价值:即股票的理论价值,是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取决于股票投资收益和市场收益率。 10.股票账面价值:又称股票净值,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资产的价值,以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的股数。
11.股票清算价值:公司清算时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 12.股票市场价格:一般指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的成交价格。
13.股价平均数和股价指数:衡量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尺度,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态的灵敏信号。
14.除息:除去交易中股票领取股息的权利。当股份公司决定对股东发放现金股息时就要对股票进行除息处理。
15.除权:除去交易中股票配送股的权利。当股份公司发放股票股息、公积金转增股份及对原有股东按一定比例配股时要对股票进行除权处理。
16.优先认股权:又叫股票先买权,是普通股票股东的一种特权,当公司要再筹集资金时,可以向现有股东而不是向公众发行新股,此时股东可以按原有的持股比例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新股票。
17.认股权证:全称是股票认购授权证,它由上市公司发行,给予它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以特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
18.权证:权证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他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标的金融资产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金融工具。 四、名词解释
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般为月末、季末或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全面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资产、所负的债务和资本的存量情况。
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内(通常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生产成果和经营业绩的报表,提示了企业在某一时段内所形成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成本的流量情况。
3.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情况的报表。
4.流动比率:全部流动资产对全部流动负债的比率,分析公司的流动资产是否足以偿付流动负债,是衡量公司提供流动资金、偿付短期债务和维持正常经营活动能力的主要指标。
5.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比率,是公司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一个比流动比率更严格的用以衡量企业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它可以更确切地反映企业快速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6.现金比率:公司在会计期末拥有的现金余额和同期各项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7、经营净现金比率(短期债务):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可用于反映公司获得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8.经营净现金比率(全部债务):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全部债务的比率,反映公司用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是一个综合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比率。
9.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付率,指企业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收益与本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率,说明公司当期收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期利息费用支出的需要,也可反映公司使用财务杠杆的安全情况。 10.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分析和评估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状况的重要指标。
11.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工作效率。
1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率,简称权益比率,反映股东投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