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2 22:48: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杭州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中低产田改造是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围绕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按照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要求,坚持以“治水改土、培肥增效”为中心,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实施工程、生态、农艺等综合改良措施,实现低产障碍消除、肥力因子协调、农田面貌改善的目的,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是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二是建设要求与经济条件相配比;三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四是政府支持,主体申请;五是分类扶持,区别对待。
二、建设内容
(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兴建水利设施。完善田间渠系,提高农田抗旱、排涝、降滞能力,沟渠分设,排灌兼顾,消除“水害”因子障碍。建设“牢固、防渗、硬底”排灌沟渠,维修、疏浚老旧沟渠,合理配置涵、闸、放水
口。对灌溉水源无保障的农田,兴建堰、塘及蓄水池,做到引蓄结合,输灌并举。
、配套田间道路。应本着节约、实用、有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田间现有操作道,做到布局合理,顺直通畅,路面平整,路基坚实,能满足相应农业机械通行及作业要求。道路建设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上下田(地)设施,同时做好与村道及主干道的衔接。
、改善农田面貌。平原河谷区实现田面平整、田地成方,沟渠路配套,符合农机作业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的—度坡耕地,实现田地成带,输灌成网,操作道便捷,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
、改良坡薄土壤。加填客土,深翻熟化,增厚活土层;垄畦栽培,种植绿肥,提高被覆率。
、消除渍涝冷害。深沟排水,开沟破塥,降低地下水位;深耕晒垡,水旱轮作,提高通透性。
、减轻盐分胁迫。完善渠系,以水控盐;水旱轮作,以水洗盐;适度密植,减轻表土盐分积聚。
、弥补缺失营养。通过取土分析,查出营养障碍,实行配方施肥,提高供肥能力,调节土壤酸碱性,扩大适种范围。
(三)农艺生态措施实施。
合理安排熟制,发展间作套种;扩大绿肥种植,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应用适用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施“肥药双控”和病虫草鼠害生态综合防治。
三、项目类型
(一)综合因子改造类型。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基本农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兴建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推广应用农艺生态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单一因子改造类型。对土层浅薄或耕作层缺失的农田,通过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恢复种植能力;对排灌沟渠欠缺,影响正常种植的农田,通过配套水利设施,恢复种植条件;对盐害或主要营养因素缺失的农田,通过农艺措施或土壤改良,提高生产水平。
(三)其他改造类型。除上述外,对水利设施不配套、年久失修、毁坏严重,灾毁耕地复垦,新垦造的耕地和复垦的建设用地等,根据低产障碍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
四、申报条件
(一)符合规划要求。项目区域范围明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并与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
(二)申报主体明确。一般为乡镇(街道)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场、种植大户。
(三)具有一定规模。申报综合因子改造类型的项目,要求平原区的水田(旱地)连片亩以上,或区域性面积亩以上;山区和半山区的水田(旱地)连片亩以上,或区域性面积亩以上。申报单一因子改造类型项目,要求连片亩以上。申报其他改造类型的项目可按其实际面积申报。
淳安县和列入市级“联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