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22:45: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散步》教案
罗岭乡中 陈青青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整体感知文意,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读关键词、品评美文,逐步提高赏读美文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基础知识
1、字词识记(投影出示)
嫩芽(nan) 霎(shà)时 拆(chāi)散 熬(áo)过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点ㄧ理论~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介绍作者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
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三、老师配乐朗诵,并出示问题,整体感知文意。(投影出示) 听读课文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出示): a散步的季节? 初春
b散步的地点? 田野
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分歧 e结果怎样?
学生读后抢答
2、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感慨大意。 明确: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散步。 这个句话在课文哪里出现过?开头。
四、涵泳品味,反复揣摩,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投影出示) 1.设疑:“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若改成: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好吗?这样不是更简洁吗?说说原因。 A: 从人物关系上引导学生注意是两对母子, 课文后面用到这个开头的人物关系了吗?子背母,母背子,为后文的“背”做铺垫
B: 那调换顺序好吗?换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
明确: “我”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当然排在前面。(排在前面理所当然承担责任。)母亲被排在第二位,看出儿子很敬重母亲,老母亲在家
里是有地位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她被家庭成员重视,这是正“孝”的体现。 2.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第一句,读出了“我”对母亲的孝心,那么文中还有许多地方让我们读出了浓浓孝心。
A----读一读第二段:母亲开始愿意散步吗?那个字表明不愿意散步。 “母亲本不愿出来散步”
“本”---开始有想法后来改变了。因谁而变?受了儿子劝告。 读一读儿子的劝告之语:“正因为这样,才应该多走走。” 揣摩语气,读出真诚读出关爱来。
B---设疑:儿子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走远会累,为什么非要劝体弱的老母亲出来散步呢?朗读第三段。哪个字最能表明了我迫切希望母亲到春天的田野走走的原因?
(如果学生找的是“迟”,这里用了两个“太迟”,强调等待春天之久,是责怪冬天呆的时间太长了。严寒的冬天遏制生命,所以,有一些体弱的老人挺不住。 还有没有比“迟”更能准确形容母亲和我对春天期盼之切的?) 抓住“熬”,读出背后的内涵。一个“熬”字让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从母亲的角度联想--挺过严冬十分艰难。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 从“我”的角度联想--“我”的恐惧,担心,怕母亲离开,熬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生命,更有作者的心灵与情感的无比担忧和煎熬。
“熬”字体现了母亲生命的意志和坚强,体现了儿子的真情与孝心,有了生命自身的坚强与后辈的关爱,生命将能更地持续与延续。 我们把这个“熬”字读一读,体会下其中蕴含的情感。 3、春天的田野美吗?有多美,同学齐读下文中写春景的句子。
A---引导:听完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要感叹一下:春天真美啊。可是老师有个疑问,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到“生命”?这个词背后有什么言外之意?关注“新绿”“铺”“密”等关键词。
明确:“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都给人们渲染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尤其是“铺”、“密”这两个动词,充分表现了春天草木萌发的朝气,给人一种享受不尽的生命活力。结合具体语境,可知语句其实是为了渲染散步时的欢乐,并暗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获得了生命的活力,是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