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复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4 3:38: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 .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 A . “抓典型” B .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 . “一切经过实验” D . “欲擒故纵”

12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 . “一分为二” B . “和二为一”

C . “万物莫不有对” D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

A .水往低处流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 .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 .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 .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 .辩证的否定是(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19 .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 . “不平不阪,无往不复” B .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 .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 . “和实生物”

20 .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

A .激变论 B .直线论 C .庸俗进化论 D .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A. 整体依赖于部分 B. 部分依赖于整体 C. 整体是部分至和

D.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6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 ) A. 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 把仆人西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 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辨证决定论的观点 D. 说明事物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 9.ABD 10.AB 11.ABC 12.ABCD 13.CD 14.AD 15.CD 16.ACD 17.ABC 18.ABCD 19.ABC 20.BD 21.BD 22.CD 23.ABD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 .实践的主体是( )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3 .实践的客体是( )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 .实践的中介是( )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 .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分析

12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 .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4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16 ,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17 .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 .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8

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 .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 .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 .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A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 .法国科学家路易 · 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 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 .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 .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9

A .具体性 B .客观性 C .终极性 D .全面性 29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 .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

A .经验主义 B .先验论 C .绝对主义 D .教条主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A 2 . B 3 . D 4 . A 5 . D 6 . C 7 . B 8 . C 9 . C 10 . C 1 1 . B 12 . C 13 . B 14 . C 15 . A 16 . A 17 . D 18 . A 19 . B 20 . D 21 . B 22 . A 23 . C 24 . C 25 . D 26 . C 27 . C 28 . B 29 . A 3 0 . C 31 . D 二、多项选择题

1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7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