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5 15:16: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 .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 .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D .唯理论 13 .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 .唯我主义观点 D .反理性主义观点
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A .生而知之(孔子) B .不虑而知(孟子) C .不行而知(老子)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11
D .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A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 .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 .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 .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20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A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 .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