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知识点总结)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3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弹性限度内能自行恢复原状的性质。

挠性: 某些层状结构的矿物在撤除使其发生弯曲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四、矿物的脆性与延展性

脆性:矿物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破碎的性质。见于绝大多数非金属晶格矿物。 延性:矿物受外力拉引时易成为细丝的性质。 展性: 矿物在锤击或碾压下易形成薄片的性质。

延展性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晶格滑移形变的表现,是金属键矿物的一种特性。 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矿物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

相对密度(比重):纯净的单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4℃时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矿物的相对密度通常分为三级: ① 轻的: G< 2.5 。

② 中等的:大多数非金属矿物的G为2.5~4 。 ③ 重的: G> 4 。 二、矿物的磁性

磁性:矿物在外磁场作用下被磁化所表现出能被外磁场吸引、排斥或对外界产生磁场的性质。

肉眼鉴定时,一般以马蹄形磁铁或磁化小刀来测试矿物的磁性,粗略分为三级: ① 强磁性:矿物块体或较大的颗粒能被吸引。 ② 弱磁性:矿物粉末能被吸引。 ③ 无磁性: 矿物粉末也不能被吸引。 三、矿物的电学性质 1.导电性和介电性

1)导电性:矿物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2)介电性:不导电(电介质的) 或导电性极弱的矿物在外电场中被极化产生感应电荷的性质。

29

2.压电性和热电性

1)压电性:某些电介质的单晶体,当受到定向压力或张力的作用时,能使晶体垂直于应力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带有等量的相反电荷的性质。

2) 热释电性:电介质晶体在加热或冷却时, 在一定结晶学方向的两端表面产生相反电荷。

四、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

导热性、热膨胀性、熔点、易燃性、挥发性、吸水性、可塑性、放射性、嗅觉、味觉、触觉。

第十五章(重点):

矿物的定义: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 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 按照地质作用的性质,能量和来源,可以分为:

一、内生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所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包括:

1、岩浆作用(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 2、火山作用(除透长石、鳞石英、方石英等为细小斑晶,均为隐晶质); 3、伟晶作用(石英、长石、绿柱石、天河石等);

4、热液作用(a、高温热液作用:毒砂、磁铁矿、磁黄铁矿、黄玉等 b、中温热液作用:萤石、石英、重晶石、方解石等 c、低温热液作用:蛋白石、高岭土、石英、重晶石、方解石等)。

二、外生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由于太阳能、水、大气和 生物等因素的参与而形成矿物的各种地质作用。 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沉积作用(生物、化学、机械)。

三、变质作用:在地表以下较深部位,已形成的岩石,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地热流变化的影响,其所处的地质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致使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成分、结构上的变化,而生成一系列变质矿物,形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30

主要包括: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作用、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影响因素:矿物的形成、稳定和演化取决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即地质作用及温度、压力、组分的浓度、介质的酸碱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值)和组分的化学位(素。 几点说明:

(1) 岩浆和热液作用过程中,温度和组分浓度起主要作用; (2) 区域变质作用中,温度和压力起主导作用;

(3) 外生作用中,pH值和Eh值对矿物的形成具重要意义。

矿物的生成顺序:自然界地质体中的各种矿物在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矿物通常是按晶格能降低的顺序而次第析出的,共生的矿物的晶格能大体相近。)

确定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 矿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地质体中心部位的矿物形成晚。当一矿物穿插或包围或充填其他矿物时,被穿插或被包围或被充填的矿物生成较早。

★ 矿物的自形程度:相互接触的矿物晶体,自形程度(晶形的完整程度)高者一般生成较早。(但应注意矿物的结晶能力的影响。)

★ 矿物的交代关系:矿物的交代作用首先沿颗粒的边缘或裂隙进行,被交代的 矿物形成较早。

矿物世代:在一个矿床中,同种矿物在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与一定的成矿阶段相对应。如多期次的热液作用。

矿物的共生: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矿物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矿物的共生组合:各共生矿物构成的组合。

矿物的伴生:不同成因或不同成矿阶段的各种矿物共同出现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现象。

矿物的标型性:能够反映矿物或地质体的一定成因特征的矿物学标志。 主要包括:(1)标型矿物 (2)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3)矿物标型特征

i)、逸度(fi)、活度(ai)及时间等因

31

标型矿物和标型矿物共生组合: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和稳定的矿物和特征性矿物组合。(标型矿物或标型矿物共生组合强调矿物或矿物组合的单成因性,其本身即是成因上的标志。)

矿物的标型特征: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物学特征。

注意:矿物的空间分布、多成因性及多世代性,决定了同种矿物在晶形、物性、成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矿物标型包括:形态标型、物理性质标型、化学标型、结构标型。

测量矿物平衡温度和压力的地质数学模型: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和地质温压计。 意义:

1)了解地壳、地幔和宇宙; 2)探索矿物及地质体的成因; 3)指导找矿勘探; 4)评价地质体的含矿性。

矿物中的包裹体: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中被捕获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如 晶格空位、位错、空洞和裂隙…)中的,至今尚完好封存在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特点:

1)普遍存在于矿物中,数量相当多;

2)形状各异,成分复杂,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3)大小不一,气液包裹体大多<10μm。 按成因分原生、次生和假次生包裹体:

原生包裹体(P ):矿物结晶过程中被捕获封存的成岩成矿介质(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

次生包裹体( S ):矿物形成后,后期热液沿矿物的微裂隙贯入,引起矿物局部溶解并发生重结晶,之后又为主矿物所圈闭而形成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假次生包裹体( PS ):矿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构造应力作用,使矿物晶体产生局部破裂或蚀坑,成矿流体进入其中,并使这些部位发生重结晶而被继续生长的晶体封存所形成的包裹体。

意义:1)P和PS是代表形成主矿物的原始成岩成矿流体的样品,其成分和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PH值、Eh值和盐度…)反映了主矿物形成时的化学环境和物

3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