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4:0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产生的原因有:
需求拉上型:主要是指由于过度需求的拉动而产生的物价水平普遍上涨,来源于货币因素和实物因 素。货币供应量大引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甚至在国民经济中基本没有闲臵资本和劳动力, 供给趋近于生产能力极限的条件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因成本上升而推动了物价的普遍上涨。
结构型: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由某一产业部门发展过快,引发相关发展较慢 的部门的物价上涨,从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比如,服务业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制造业, 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 影响: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但在高通货膨胀下对经济会产生破 坏性的影响: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紊乱。货币的作 用也被扭曲,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市场机制失灵,效率普遍损失。高通货膨胀改变了收入分配格局, 加剧了社会矛盾。高通货膨胀使一部分生产者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收入减少。消费者因购买力下降而 实际收入减少,同时也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加大投资和转移支付力度。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 影响还表现在与失业的关系上。短期内他们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但从长期来看,这 种关系很难成立。 政府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调控:
A政府宏观调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介入市场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以及道义劝说等手段对 经济加以干预,起到市场机制不能起到的作用,达到一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B弥补市场缺陷和矫正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存在盲目性,可能引起供求关系的失衡等经 济问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损失,经济秩序紊乱,即市场失灵。这时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调节和 引导经济运行方向,避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
C 提供公共品,保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平衡、资源被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D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国家预算等手段,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公共目标的实现。
2.调控内容:
A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包揽一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 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很大的弊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政 府不再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而是代表公众利益和公共目标,作为经济活动主要是宏 观经济活动的调节人、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的监管人、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管理人、为经济主体 的正常活动提供多方面服务的服务员,政府不介入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有: 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管理国有资产。 调节收入分配。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目标以及关系:
A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总量调控的目标是避免 总供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导致需求不足或膨胀的失衡局面。结构调控的目标是防止结构性的供需 失衡,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臵。
B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拥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有就业 机会,它一般不排斥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C 物价稳定:即保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其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 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它并不等于0通货膨胀,一般允许其 低于经济增长率。
D 经济增长:即寻求以GDP、GNP等为指标的国民收入一定的稳定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要促使增 长模式的高效率。通过多通道政策选择和运用,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衰退或过热。
E国际收支平衡: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 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个目标的关系:
A 四个目标都可以量化,可以用一个目标指数来衡量。
B 四个目标都可调节,可确定目标值和目标区间以及相应的参数值。
C 各个调控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各个目标之间的作用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 不一致。总供求的平衡为充分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这时他们是一致的;在经济增长较 快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又为经济衰退创造条件,这是其作用就不一致。……
4.评价政府的调控方式和效果
A 调控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直接调控方式,即政府直接配臵资源,直接干预微观 经济的运行。其缺陷是:效率低,效果差,由于排斥市场的作用,往往达不到计划平衡的目标,对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阻碍极大。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间接的调控方式。即政府综合运用 多种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市场影响和引导微观经济 行为,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间接调控尽管也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直接调控有实质区别。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通 过计划来实现的;在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由市场联结的,政府的调控也是通过市场 实现的,其特征有:间接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间接调控以总量调控为主;调控范围 广泛、灵活;宏观调控具有动态性。不仅调控目标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正,实施调控也需要 根据市场动向随时采取适度的调节措施,以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
B 调控手段:
计划手段:通过指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做出安排。 带有指导性和引导性,不具有强制性和指令性。
经济手段:字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主要包括 价格、税收、信贷等工具。是最主要的手段。
法律手段: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 到调控目标。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明确性。 行政手段:是一种补充的性手段。
5.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1)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状况既表现了政府经济活动的一种结 果,也表现政府一定的经济活动目的,它表现了政府的财政政策。这一过程是是由国家预算来安排 的。国家预算在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时,并不以财政收支平衡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宏观经济总量主要 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作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的工具或手段有: A 税收;
B 国家信用(主要形式是发行国债和向银行的财政性借款,调节储蓄和投资的比重,调节投资结构
和产业结构以及货币流通量);
C 财政补贴。包括生产性和生活性补贴;
D 财政投资。政府直接增加或减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公共产业的建 设。
(2)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及结构,影响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的变化,达到调控宏观 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币值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率。利率作用的发挥需要两个条件:利率要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微观经济 主体对利率的变动能做出灵敏反应,这两个条件的具备,有赖于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组合:…….
(3)产业政策: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 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我国现实的过热经济状况。 经济过热付出的代价:
付出了很高大通货膨胀的代价;
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为代价; 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国际方面,短期内的外贸增长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贸易争端,国际倾销案频频出现, 国际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政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地限制政府控制资源,尽可能地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包括:一是经济数量增长, 即产品和服务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经济效益、社会和个人福利 水平、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2)两者密切联系。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中,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经济增 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和经济增长的结果。
(3)两者又有区别。经济增长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 治的演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所以不是一切 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和体制基础上的单纯依赖增加资 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质的提高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2.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是指经济的增长速度,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衡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经济发展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包括产出结构、收入分配 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等。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低级 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3)经济发展质量:指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效益问题,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关 键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投入产出的比例,通常用投入产出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 来衡量。
(4)经济发展的波动及周期:要在努力避免失衡性经济波动出现的基础上保持一个合理的、较快的 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也是一个由速度、效益、质量、结构有机构成的多维目标体系。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不同方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果, 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两种类型:一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以数量 为主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 为本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它在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会起到迅速奠定一国工业基础的作用。但 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病日益凸现:比例严重失调,高投入高消耗,忽视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 劳动生产力率的提高,从而高速度但低效益低质量。这一切不仅会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恶 化,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注重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有效配臵,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为目的, 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的适度增长为手段,在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开发高新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它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方向。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有涵义:
A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仍要扩大经济发展规模,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控制和 尽量压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投资的规模,提高投资实效和增强外延式扩大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B 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不仅体现在投入要素的组合方面和投资规模的常态膨胀,而且也体现 在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即,投资方面,不注重实效,盲目低水平重复投资严重;生产经营 环节上,忽视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不注重成本效益的比较;经济结构上,忽视产业结构、产品结 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产出结果上,忽视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特别是社会有效需求。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重在提高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层面的质量和效益。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P304 306
5.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P340
以下内容为补充内容,由辅导班老师提出,资料文献由本人提供。 补充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根据下面的一段资料概括总结出要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虽然生产资料所有权高度集中,但是,国家没有能力统一运用国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即 实行计划经济,并由此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它只有将公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分离出去,交给不同 的经济利益主体,实行资本经营和市场经济,才能最有效地运用国有资产,使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从国家手中分离出去的时候,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也就必然分 散化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个别企 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产生经济危机呢?应当说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利益主体的 多元化,每个企业都必然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日益加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同时生产 要素的经营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决策行为的分散化、市场化,也就必然使整个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 上具有无政府状态;当生产和资本日益国际化,即市场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候,生产无政府 状态的程度或风险也就会日益严重;要求从外部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的宏观调控的重要 性也就大大提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而生产要素经营权分散化,导致每个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和进行有 规律的竞争。但是,由于分配原则的多元化,资产所有者可以享有同生产规模扩张和生产经营状况 相一致的收入,而劳动者的收入却受到劳动能力和劳动力价值量具有稳定性特点的制约,从而跟不 上生产规模扩张的速度。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补充2:信用制度的概念 概念一:信用制度是指现代经济活动中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游戏规则,它的正式形态包括法律、 规定以及相应的程序;非正式形态包括文化、习俗和道德观等。
概念二:信用制度则是指伴随信用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形成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观念、信用 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统一体。
补充3: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下材料自行概括总结) 一. 农民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所研究的地租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适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
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其基本经济规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本家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润,增加收入是其内在要求。农民不再是仅仅为了温饱而劳作。没有相应的收入农户宁可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经营或干脆让上地荒芜。市场经济是我们发展农业、对待农民、制定政策的大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农户的经济利益。农户在满足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不可否认和改变的逻辑。邓小平曾说.这些年来我们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把农民当作经济主体,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他也认识到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一靠科学”,“二靠投入”。如何才算“破题”?如何才算解决问题?那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把“二靠”落到实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要靠政府,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这个市场主体进行投入。农民投入的前提是农民要有投入的积极性。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为此,在新的条件下,必须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即合理分配级差地租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科技、资金投入,最终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