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9:1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单元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重点:能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难点: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第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

1

的几何组合体,在操作和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但有规律可循,从而体会到摆法的多样化。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知道还原物体时,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搭,在此过程中可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借助空间想象还原、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3页、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并能摆出多种摆法,且有规律可循。

2.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推测或摆出相应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感受摆法的确定性。在练习中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单元目标: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6.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的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单元重点: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单元难点:

3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安排:七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5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除法算式进行观察、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及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3.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课时

课题: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

2.结合实践操作,借助集合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

4

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

3.在抽象概括、总结数学结论的过程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有序、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第三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第9页例1。 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通过画圈、画框、观察、发现、总结,在经历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奇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 2、5的倍数的特征和奇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第四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