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6:4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内容:第39页例6。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意义及计算的基础上,探索测量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知道用到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二是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基本数量关系是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总体积。从中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关注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排水法的局限性,从而想到排沙法、测质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掌握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十二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42页--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梳理和总结能力。

16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三课时 课题: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第4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活动,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

3.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自我修正,自我反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从简单的情况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归纳方法。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

17

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单元重点:

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2.使学生掌握用灵活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建立单位“1”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课时安排:十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45页、4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古人的测量方法,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能知道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

3.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18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第二课时 课题: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第49页例1、例2 ,50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第三课时

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第53页例1、例2 ,54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动手涂一涂的方法,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及它们的意义,掌握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以及分类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19

第四课时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5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五课时 课题: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第60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圈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不同的方法探索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让学生在探索与合作过程中,发展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