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17:5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的人,是个寂寞的人。(人际关系=生产力。一流的成绩,三流的人才;三流的成绩,一流的人才,已经比太适应了,我们应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十名效应”的说法)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是个危险的人。(情绪主宰心情,影响学习和生活。同时,还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个迷惘的人。(正确的自我认知)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
一、心理健康——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因为无理由的焦虑和忧郁,会使你产生一无所有的焦灼感,会让你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而这会让你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并由此产生一些列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心理不健康。 产生不良情绪的危害:
1.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各种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癌症等。 2. 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例如:抑郁症(吃不好、睡不好,人生、生命、生活没有意义)、焦虑症(神经高度紧张、担心,烦恼)、强迫症(不相信自己,一件事反复强调)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1.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促进个体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心理素质(激烈竞争、工作繁重,学习压力、职业压力大,要学会调节自身心理。) 2.社会变革转型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人都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发展压力) ,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与儿女、单身到结婚组建家庭、儿子与父亲、学校人与社会人角色转换)。迎接挑战,战胜压力,就要不断调整个人心理,使之与环境相适应。大学生要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只有良好的心态,家庭才能和谐,生活才能更幸福.总想别人好,但总有人比你好,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家人、同学、朋友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关爱、善待他们。 工作上不要那么狭隘,要多补台,少拆台。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很重要)。
但当一个人自信,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坚强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自己情绪不好时,千万不要对某件事下结论,因为情绪会左右你的思维,你也因此可能付出代价)。
健康的情绪(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坚强的意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良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性格存有明显缺陷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到处碰壁,其智能的发展亦同样会受到阻抑。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心情愉悦,学习效率高;心情低落,学习效果差。这说明,情绪、心境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要时常保持愉悦心情。 很多同学特别是文科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知识应用得很少。所以,在大学养成的素质和能力这时显得很重要,即情商很重要。 (四)心理健康可以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五)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和 (六)心理健康可以保护大学生不患心理疾病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潜在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平和的心态,就能够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就能够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就能够赢取人生的成功。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卡耐基:事业成功=15%学识+85%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个人心境最佳状态
孟尼格尔: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英格里斯: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 阿可夫:有价值心质
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马斯洛:十项标准2.王沂钊:五项标准3.黄坚厚:四项标准4.马建青:七项标准 关键项:认识自我,人际关系,情绪管理、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 智力正常(IQ>80)2.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3. 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基本上能够有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 4. 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5. 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6. 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幸福感7. 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8. 人格完善和谐9. 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10. 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智力正常(IQ>80)2. 情绪健康、稳定,心情愉悦(存在不稳定情况)3. 意志健全4. 人格完整(知行合一)5. 自我评价正确6. 人际关系和谐7. 社会适应正常8. 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
三、亚心理健康(灰色区域) 1.亚心理健康含义:第三心理状态
2.亚心理健康特点: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无聊感、无助感、无用感 3.亚心理健康调适:12剂良方 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概述 心理问题及其类型 1. 心理问题的含义: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人的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相互依存、转化的连续谱(更多的是量变的结果)。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里问题,即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 2. 心理问题的类型
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适应环境、生活)、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2)情绪及行为障碍:主要是指焦虑障碍、人格异常等轻度心理失调。
(3)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这些障碍包括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 3. 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 (1)心理异常的标准
a. 社会文化意义:心理异常是对某一文化常模或社会准则的偏离,指行为是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如精神病患者、恋物癖等)预测。
b. 统计意义: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常模的偏离。(IQ>80属于正常,小于80不正常) c. 个人经验:个体的不舒适感。这个标准依据人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如果他自己倍感压力或者抑郁等不适,那么就需要诊断、治疗。
d. 生活适应角度:行为适应不良。个体是否能够适应生活,比如能够自如地应付工作,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等。 (2)心理异常鉴别方法
心理学家通常所使用的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观察其行为是否异常
B.会谈法:在会谈中了解其思维、情感是否异常(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C.测验法:用科学标准化心理测量量表测查是否偏离常模 (3)正确使用鉴别方法
是否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仅根据一些情绪或躯体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杞人忧天,大惊小怪,盲目给自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调整带来障碍。 事实上,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扰(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等)。但是,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可以分为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 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
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师生恋等带来的心理困扰等
就业问题:被就业、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 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焦虑障碍2,性心理障碍3,人格障碍4,心境障碍 (1)焦虑障碍
1,特定对象恐惧症2,社交焦虑症3,强迫症(强迫思维、强迫行为)4,广泛性焦虑5,创伤后应激障碍
(2)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
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性欲倒错,比如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还有一种性心理障碍叫性别认同障碍,指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变性手术)。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障碍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边缘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 人格障碍的类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 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
回避型人格障碍 :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为主要特点 (4)心境障碍
抑郁症 自杀 3. 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候。它是可治疗的。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问题,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思想、情感、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分辨幻想与现实,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属于重性精神病,严重者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
1,个体原因2,学校教育原因3,社会原因4,家庭原因 四 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 、正确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相关技能
1.阅读相应的书籍、报刊杂志,浏览网络媒体。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包括听讲座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讲座较多,可积极参加。3.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关于学生成长方面的各种活动或专题辅导 二、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使人心胸宽广,人生态度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没有目标,你的人生就会滑向虚无。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想想我能为社会做什么,我已经为社会做了什么,努力多为社会做贡献,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社会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向社会索取。
(二)充分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
1. 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能自轻自贱、也不能自惭自卑,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自爱。 2. 不要盲目与人比较。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与人比较的标准要恰当:比较的是可变标准 还是不可变标准,是单一标准还是多元标准(家庭、长相、特长)
3. 有适当的抱负水平。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发展目标,注重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
(三)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
1. 尊重他人,真诚与人交往(恋爱双方要坦诚相待,不能欺骗)2. 宽容他人,善解人意(做一个理解者、倾听者。)3. 主动与人交往,多交知心朋友。 要注意:1.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2.不要处处盲目与人竞争 (四)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
1、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正确认识、评价自己。2、合理规划目标:制定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3、学会以适当的方式管理宣泄情绪,如体育运动、听音乐等。4,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的活动。(可适当参加社团)
(五)培养个人的自立能力 生活自立、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六)适应角色的要求 扮演好学生角色,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三、寻求心理帮助 1.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可能有心理问题,但有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重视他,并知道如何去排解心理问题。
2. 科学理解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在发达国家,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在国外,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人是:律师和心理医生
3. 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中心: 3987099 四、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掌握一些心理调解的方法,帮助自己调出好心情,享受生活的快乐,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1.善待自己的心灵
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调解方法(音乐、运动、倾诉等),随时调适自己的心情,善待自己的心灵。 2、在困惑中成长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永远不可能摆脱压力和困惑,人生之海总是因有波澜才有气势,生活之路总是因为有艰难的处境和挫折才有动人的故事。
当我们经历每一次的困惑和烦恼时,我们把它当作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机会,我们就会积极面对,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我们就能成长成熟了。正所谓: 吃一堑,长一智。 3、换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许多类似的心理困扰都与封闭、简单、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有关。如果我们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而采用开放、弹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也许烦恼会变成快乐。转换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一种困惑都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案。所以,我们说: 思路决定出路,性格决定命运。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跟自己在较劲。在生活中多做换位思考。 第二章 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自我意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