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分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2:3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分析说课稿

第一部分 全册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教学内容:(课件2)

本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其中穿插了3个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分为以下部分: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百分数,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四单元扇形统计图;总复习;综合与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课件3) 知识技能

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们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比例图像。

4、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6、全面整理与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 情感态度

1、学习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习惯。 2、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 三、主要特点:(课件4)

1.继续体现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景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重视学生的操作实验 5.引导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6.加强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 7.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1

第二部分 各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及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百分数(12课时)

一、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主题图,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及整理与复习等内容,同时在本单元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5)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各小节教材分析

1、百分数的意义(2课时)(课件6) 安排了例1、例2认识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课件7) 例1主要教学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

例2是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材介绍了关于除“不尽的”处理办法。 3、解决问题(6课时)(课件8)

例1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例2是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例3是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应重点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

例4、例5分别是纳税和利息的计算,这些内容都是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4、整理与复习(2课时):略。

综合应用: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1课时)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9课时)

一、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圆柱、圆锥两个小节和数学文化“古老的几何”等内容。其中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掌握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课件9)

2

(三)单元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 (四)单元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掌握。 二、各小节教材分析:

1、圆柱(4课时)

(1)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表面积:安排了例1和例2、例3。 (2)圆柱的体积:例4:应用圆柱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圆锥(3课时)(体积公式推导 课件10)

例1是认识圆锥。例2推导圆锥面积计算公示。例3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直接应用。例4是综合应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3、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9课时)

一、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11)

(三)单元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四)单元教学难点:比例意义的抽象概括、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判断。 二、各小节教材分析

1、比例(2课时)

例1:教学比例的意义。 例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3:解比例。 2、正比例(3课时)(课件12)

正比例的內容包括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量的判断和正比例图像,其中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是学习的重点,正比例图像是学习的难点。

例1: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例2: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图像,并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 例3:应用正比例关系解决问题(传统教材中的比例的应用)。 3、反比例(2课时)(课件13)

反比例的内容包括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量的判断和反比例应用,其内容编排与正比例基本相同。

例1:反比例的意义。 例2:反比例的应用。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