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后分层检测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4:36: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后分层检测案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合格考全员做】

1.下图甲、乙两个箱子中,放置了两种相同颜色的小球。若用此装置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

B.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D.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

解析:甲、乙两个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从箱子中抓取小球随机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甲、乙两个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但是两个箱子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错误;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以保证小球被再次抓取的概率均等,D正确。

答案:C

2.下列不是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目的的是( ) A.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B.验证孟德尔所提假说的正确性 C.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D.检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解析: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A正确、D错误;孟德尔设计测交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其所提假说的正确性,从而验证了分离定律,B、C正确。

答案:D

3.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数量,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应是( )

A.1:1 B.1:2 C.2:1 D.3:1

解析:设非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糯性由遗传因子w控制,则亲本组合为非糯性(WW)×糯性(ww),F1为Ww,表现为非糯性,F1自交得F2,F2为1/4WW、1/2Ww和1/4ww,故F2植株的花粉中,非糯性花粉W占(1/4)+(1/2)×(1/2)=1/2,糯性花粉w占(1/2)×(1/2)+(1/4)=1/2,所以F2植株中,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数量比应是1:1。

答案:A

4.金鱼躯体的透明程度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完全透明与不透明的金鱼杂交,F1都表现为半透明。让F1与完全透明的金鱼杂交,后代表现型为( )

A.半透明 B.完全透明和半透明 C.完全透明 D.完全透明和不透明

解析:假设决定不透明的遗传因子为A,决定透明的遗传因子为a,根据题意,不透明金鱼(AA)和透明金鱼(aa)杂交,F1(Aa)都表现为半透明。让F1与完全透明的金鱼杂交,即Aa×aa→1Aa(半透明金鱼)

1aa(完全透明金鱼)。假设决定不透

明和透明的遗传因子为a和A,得到的结论相同。

答案:B

5.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两种后代的数量比是1:1 解析:测交实验是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方法,D正确。 答案:D

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

解析:F1产生2种配子,比例为1:1,①正确;F2性状分离比为3:1,②错误;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③正确;亲本杂交后代无性状分离,④错误;F2中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不符合测交的含义,不能称为测交,⑤错误。

答案:D

7.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观察和数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F2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分离比为3:1,从而提出“该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等假说;根据这些假说,推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