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4:0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单元 13.背影(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 【知识导航】
1.走近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背影》、《绿》、《春》、《荷塘月色》
等,是其代表佳作,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 背景资料 朱自清与父亲: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自主学习】 一、知识预备
1.根据汉字写拼音。 交卸( xiè ) 狼藉( jí ) 簌簌 ( sùsù ) ....游逛( guàng )踌躇( chóu chú )马褂( guà ) ....蹒跚 ( pán shān )颓唐( tuí )琐屑( suǒxiè )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祸不单行 ②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 ③失业在家—— 赋闲
④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 ⑤精神不振作—— 颓唐 ⑥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⑦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簌 ⑧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迂
⑨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触目伤怀 二、整体感知
1. 本文的线索是 背影 , 开篇直接 点题 ,结尾 呼应开头 。 2.找出文中四次出现“背影”的语句,再分别给每次“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清思路。
第一次: 难忘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第二次: 刻画 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第三次: 惜别 背影: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 1 页
第四次: 再现 背影: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3.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 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1.从内容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2.从结构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4.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作者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仿佛用特写镜头细致的展示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并用“我”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也是“我”情感变化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写得非常详细。 三、课堂精练
(一)复习知识,根据拼音写词语。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jiāo xiè( 交卸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2.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jí( 狼藉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sù( 簌簌 )地流下眼泪。 3.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 xián( 赋闲 )。 4.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yóu guàng( 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5.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chóu chú( 踌躇 )了一会。 6.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mǎ guà ( 马褂 ),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 ( 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7.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 颓唐 )!他chù mù shāng huái ( 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
8.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 琐屑 ) 便往往触他之怒。 四、课堂小结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从而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作者的情感思路。
第四单元 13.背影(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2.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知识导航】
白描 :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对父亲的感情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不耐烦处: ①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看到父亲嘱托茶房 “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 ③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
变化的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背影”这样的契机。
第 2 页
探究二: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父亲先嘱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自己送我去”。父亲的犹豫拖沓的原因: 其一是父亲对儿子深厚的感情;
其二是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方式是间接的、含蓄的、滞涩的。
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又放不下“言出如山”的父亲的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与龃龉,所以从“说定不去”到“决定自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
探究三: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 聪明:反语,是时候醒悟过来责备自己的话。
“过分”表达作者作者的自悔心理,“过分”说明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内心的强烈自悔。当年的“我”用理智的、理性的眼光看父亲“拿自己当小孩”的琐屑迂腐,觉得可笑;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行事所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理性的逻辑。
探究四: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分别出于什么原因?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前后共4次写“我”流泪。
第一次:“我”回家奔丧,到家后“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是因为目睹家境颓败而伤心;
第二次:离别的车站,看到父亲爬上爬下月台,“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是因为目睹父亲的背影而感动,因背影呈现的老态而伤感;
第三次:父亲走下车后,“我”回到座位上,“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上面流泪的延续;
第四次:“我”到北京后,父亲来信,说到一些伤心事,“我”便有了“晶莹的泪光”,是因为“我”回忆背影,挂念父亲。
作者看似不经意地流泪,其实流泪贯穿全文,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带着感伤的情感色彩。 二、语句赏析:本文语言朴素而又典雅,简洁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
赏析: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浅显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气氛、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为下文描写“背影”渲染气氛。
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赏析:采用细节描写,将父亲操劳忙碌、对儿子关怀备至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座椅”,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
3.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赏析:作者使用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而传神地描画出父亲的形象。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父亲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不平静的感情。
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赏析:这几句话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能力,短短几句话,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写出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品味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理解作者用细节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手法。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