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各章练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3 4:3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名词解释

犯罪 犯罪构成 二、填空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 、 和 三个基本特征。

2. 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犯罪概念是区分 与 界限的总标准。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 及其 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 的总和。

5.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 、 和 。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犯罪的概念? 2.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3.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犯罪构成都有哪些条件? 5.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

被告人陈××,男,20岁,书店职工。被告人金××,男,20岁,书店职工。

5

一天傍晚,陈××,金××结识了本镇的未婚女青年罗××、方××后,一同打羽毛球至晚九点,临走前互相约定次日晚上一同到人民银行活动室去玩。第二天,陈、金、方、罗如约而至,方××还带来一位女青年李××。因活动室不开放,一行人即到方××家中闲聊。其间,陈、金二个分别向罗、方二人提出建立恋受关系,罗、方均表同意。玩到深夜,陈、金要求在方家留宿。方、罗未拒绝,于是陈××与罗××、李××同睡在床上,金××与方××同睡在沙发上。陈与罗、金与方分别互相拥抱接吻,但未发生性行为。第二天凌晨5时许各自离去。相隔几天,陈××、金××又相约先后两次到方家,分别与罗××、方××同宿,互相拥抱接吻抚摸,也未发生性行为。

请分析:被告人陈××、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第三章 犯罪构成要件

一、 名词解释

犯罪客体 直接客体 犯罪对象 危害行为 不作为 危害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 单位犯罪 间接故意 犯罪的过失 意外事件 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 二、选择题

1.按照 ,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 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6

2.按照 ,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3.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 D.复杂客体

4. 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5.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6.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7.我国刑法规定, 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