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单选题习题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4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47.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

项是错误的?

A.尿量不少; B.血尿素氮-; C.血肌酐ˉ;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血钾。

149.休克时,安全补液的最佳监测指标应为

A.血压; B.脉压; C.尿量;

D.中心静脉压; E.肺动脉楔入压。

151. 休克时,下述何种症状是标志休克加重的最明显的标志:

A.少尿、无尿; B.皮肤湿冷;

C.皮肤出现花斑; D.脉搏细速; E.以上都不是。

153.休克期微循环血液淤滞的发生主要与下述何种因素有关?

A.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收缩; B.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内腔瘀塞; C.儿茶酚胺增高后转向分泌减少; D.血细胞比容有所改变; E.以上都不对。

155.DIC是指: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

C.继发性止、凝血功能障碍; D.原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157.在DIC的原发病中,哪种疾病最常见?

A.外伤;

B.感染性疾病; C.组织损伤; D.过敏性疾病; E.胎盘早期剥离。

A.少尿;

B.氮质血症; C.多尿;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贫血。

150.休克期,对患者补液的正确原则应是

A.血压下降不严重则不必补液;

B.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即\失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和当日将继续丧失的体液; D.\需多少,补多少\; E.\宁多勿少\。

152.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主要表现为:

A.神志清醒; B.尿量有所恢复;

C.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 D.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E.以上都不对。

154.休克早期,下述主要脏器功能改变,何种是不对的?

A.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

B.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 C.呼吸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 D.心功能加强,心率加快; E.以上都不对。

156.DIC的病理特征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

C.继发性止、凝血功能障碍; D.原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158.DIC时血液凝固性障碍表现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 D.高凝、低凝同时发生; E.纤溶活性增高。

160.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超过消耗的情况可见于

A.轻度DIC; 159.DIC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体内

A.凝血系统被激活; B.纤溶系统被激活;

C.上述两系统同时被激活; D.凝血活性远大于纤溶活性; E.纤溶活性远大于凝血活性。

161.代偿性DIC时

A.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bg),FV, FVII含量均正常,3P试验(±);

B.血小板,凝血因子明显ˉ,3P试验(+); C.血小板,Fbg含量高于正常;

D.血小板明显ˉ,Fbg,FV、FVII含量正常,3P试验(-);

E.血小板,凝血因子均减少,3P试验(+)。

163.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 主要是由于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微循环血流淤滞; 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多。

165.严重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A.交感神经兴奋,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 B.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C.继发于创伤性休克;

D.组织因子(FIII)大量入血;

E.清除活化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

167.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时,容易诱发DIC的原因是

A.循环血液中凝血抑制物减少; B.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生成增加; C.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清除减少; D.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E.以上都不对。

169.导致DIC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B.凝血因子V的激活; C.血小板大量激活、聚集; D.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E.大量凝血酶的生成。

B.DIC早期; C.慢性DIC; D.DIC晚期; E.急性DIC。

162.DIC患者中,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的现象可见于

A.代偿型DIC; B.失代偿型DIC; C.急性DIC早期; D.慢性DIC; E.以上都不是。

16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

A.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B.组织因子入血; C.血液高凝状态;

D.白细胞大量激活或破坏; E.异物颗粒大量入血。

166.急性胰腺炎时,发生DIC的机制主要是

A.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B.大量组织因子(TF)入血; C.引起广泛的内皮细胞损伤; D.发热和粒细胞破坏;

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168.诱发动物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SR)时,第一次注射小剂量内毒素的作用主要是

A.使动物体内凝血系统激活; B.消耗体内凝血抑制物; C.使血管内皮系统广泛受损; D.封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消耗体内的纤溶酶。

170.组织细胞损伤,所释放组织因子的作用是

A.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 B.直接激活凝血因子IX; C.直接激活凝血因子VII;

D.与FVII构成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 E.与FVII构成复合物激活FX和FIX。

171.在磷脂表面的FXa-FVa-Ca2+复合物的作用是

A.激活前激肽释放酶(KK); B.激活凝血酶原; C.激活FVIII; D.激活FXI;

E.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173.急性DIC时各种凝血因子减少,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

A.凝血酶原; B.Ca2+ ;

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 D.凝血因子X; E.凝血因子XI。

175.纤维蛋白原(Fbg)被纤溶酶(Pln)降解后生成

A.FPA和FPB;

B.纤维蛋白单体(FM); C.PAF; D.FgDP; E.FDP。

177.补体成分C3a和C5a在DI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

A.促进组胺释放和吸引白细胞及单核细胞; B.促进凝血因子活化; C.激活纤溶系统;

D.分解活化的凝血因子;

E.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

179.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为

A.凝血酶原减少; B.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小板减少; D.ATIII增多;

E.继发性纤溶亢进。

181.暴发型流脑合并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华-佛氏综合征的机制是

A.内毒素性休克;

B.细菌栓子阻塞肾上腺血管;

C.发生DIC导致肾上腺出血性坏死; D.肾上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72.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A.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B.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PA); C.尿激酶(UK, uPA);

D.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 E.肝素。

174.DIC发展过程中,激活纤溶系统的主要因素是

A.凝血因子Xa (FXa); B.凝血酶及FXa;

C.激肽释放酶系统(HMWK, K, BK);

D.激肽释放酶系统和纤溶酶原活化素(PAs); E.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176.子宫、肺等脏器手术或损伤时,易发生出血,其原因为该类脏器

A.能释出抑制凝血酶的物质;

B.血运特别丰富,不易形成凝血块;

C.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或称活化素,PAs); D.能释放出大量PAI; E.富含肝素类物质。

178.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A.肝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破坏; C.白细胞激活和血管受损; D.抗凝血酶物质增多; E.血管通透性增高。

180.不可能由DIC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为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C.黄疸及肝功能衰竭;

D.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 E.席汉氏综合症。

182.DIC产生的贫血属于

A.溶血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E.以上都不对。

18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

A.微血管EC大量受损; B.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C.纤维蛋白细丝在小血管内形成细网; D.微血管内形成了大量微血栓; E.小血管强烈收缩。

185.一般认为血小板数目为多少时,对DIC诊断有一定意义?

A.< 250′109/L; B.< 200′109/L; C.< 150′109/L; D.< 100′109/L; E.< 50′109/L;

18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DIC都可能出现皮肤大片瘀斑,下述试验何种无助于两者的鉴别?

A.凝血酶原时间; B.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C.血小板计数; D.3P试验;

E.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189.DIC时促进凝血活化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大量激活;

B.抗凝血因子如蛋白C或ATIII明显缺乏; C.血液循环内出现大量组织因子;

D.血液的激肽释放酶系统和FXII被激活; E.以上都不对。

191.DIC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出血; B.休克; C.MOF; D.贫血;

E.以上都不对。

193.再灌注损伤是指

A.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 B.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 C.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

184.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检测

A.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B.纤维蛋白单体的含量; 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纤溶酶含量;

E.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

186.急性DIC患者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检测的结果?

A.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C.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 D.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88.对DIC治疗,下述哪一项原则是正确的?

A.先治疗DIC,再处理原发病;

B.对早期疑似DIC者即可用肝素作试验性治疗; C.一经确诊DIC,立即作抗凝治疗;

D.在DIC早期需以抗纤溶药物做预防性纤溶抑制治疗;E.DIC后期禁用肝素。

190.继发性纤溶增强的主要指标是:

A.血浆中PA活性增高; B.血浆中纤溶酶活性增高;

C.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

D.血浆中出现FDP的二聚体,其含量增高; E.以上都不对。

192.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血管痉挛,组织缺血;

B.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 C.器官在缺血耐受期内恢复血流; D.器官在可逆性损伤期内恢复血流; E.以上都不对。

194.下述何种不会有缺血-再灌注损伤?

A.冠脉搭桥术后; B.体外循环后; C.器官移植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