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1 12:1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青藏高原隆起产生的影响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理解—要点突破] 1.关键词语法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词上,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如下所示:
2.要素分析法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关系: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常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其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的变化,最后分析“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6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C.河谷
B.洪积扇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思维流程】
1.C 2.A 3.B [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蒸发量和降水量大致相当。第2题,读图可知,该流域坡面坡度较大,地表水驻留时间短,实际蒸发量最小。第3题,B对: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A错:大量种植植物,植物蒸腾量增多,但与湖盆蒸发量关系不大。C错:水域富营养化一般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相关,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体现。D错:材料中说该盐湖的盐度已经饱和,湖水减少只能导致盐分析出,盐度不会再升高。]
科隆群岛由19个岛屿及岩礁组成,面积7 976平方千米,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最美丽的群岛”。读科隆群岛位置图,完成4~5题。
7
4.科隆群岛海洋生物异常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大陆远 C.生物天敌少
B.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生物进化慢
5.关于科隆群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C.成因与我国崇明岛相同
B.地形崎岖不平 D.环境优美,无需保护
4.B 5.B [第4题,在赤道地区,又受寒流影响,故生物种类丰富。第5题,该岛受板块挤压,多山地,故地形崎岖不平。]
⊙考向2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