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作用于调节作用:原理与应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6 3:42: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调节效应的分析

调节效应分析和交互效应分析大同小异。这里分两大类进行讨论。一类是所涉及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可以直接观测的显变量,另一类是所涉及的变量中至少有一个是潜变量。

3.1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根据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测量级别而定。变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变量(categoricalvariable),包括定类和定序变量,另一类是连续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包括定距和定比变量。

第一,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用带有乘积项的回归模型,做层次回归分析:第一步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21;第二步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 (此处是分三步按层次移入变量,不是一次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移入,这是很多人容易范的错误),若R22 显著高于R21,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做XM 的偏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第二,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类别变量时做方差分析。

第三,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做分组回归分析,或将调节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做层次回归分析。分类的调节变量转换为虚拟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后,调节效应是看方程的决定系数R显著性整体效果,这和不同分类水平的自变量下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识别有区别。

第四,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不能做分组回归,而是将自变量重新编码成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用带有乘积项的回归模型,做层次回归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已知X和M不相关(即相关系数为零),否则调节效应模型不能看标准化解。这是因为,即使X和M的均值都是零,XM 的均值一般说来也不是零。

2

简单调节效应概念图 简单调节效应模型图

3.1.1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连续变量时,做层次回归分析 (1)分层回归法(目前仍是主流) 操作步骤:

第一步,所有变量做中心化处理,并生成X和M的交互项,即变量1×变量2的交互项; 第二步,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21,即变量3对变量1和变量2的回归; 第三步,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21,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做XM的偏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即做变量3对变量1、变量2和变量1×变量2的交互项的回归。

操作演示:

第一步,中心化操作,首先求得三个显变量的均值,其次在spss转化→计算中使用变量1-均值、变量2-均值、变量3-均值,获得新的三列中心化处理后的变量;通过转化→计算产生交互项。

中心化操作

中心化操作

第二步,做变量3对变量1和变量2的回归。

第三步,做变量3对变量1、变量2和变量1×变量交互项的回归。

调节效应结果输出

(2)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近年被推崇的方法) 步骤一,运行SPSS,打开数据文件;

步骤二,在SPSS 程序的菜单栏中找到“分析”栏目下的“回归”,在“回归”下面找到已经安装的PROCESS插件;

步骤三,运行PROCESS程序,出现对话框;

步骤四,在对话框里的相应的输入框里,输入因变量变量,3,自变量变量1,调节变量变量2;

步骤五,Model Number选择1,把Bootstrap取样(Bootstrap samples)设定为5000,Bootstrap方法选择偏差校对方法(bias corrected),置信区间选择95%置信区间;

步骤六,点击确定执行程序。

执行完程序,会出现输出文件。在输出文件中包括该简单调节模型的R变化、自变量对因变量、调节变量对因变量、调节交互项对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如果置信区间不包括0,那么中介作用显著,支持调节作用的假设;如果包括0,则不显著,不支持调节作用的假设。

2

简单调节效应结果输出

3.1.2当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类别变量时,做方差分析(步骤省略)

调节效应的方差分析

3.1.3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做分组回归分析

另外,也可以将分类调节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后做层次回归分析。分类的调节变量转换为虚拟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后,调节效应是看方程的决定系数R2显著性整体效果,这和不同分类水平的自变量下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识别有区别。

SPSS中对分组回归的操作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样本数据按调节变量的类别进行分割,第二步则是回归分析。具体步骤见下图:

第一步,对样本数据按调节变量的类别进行分割,选择数据date→split files,选择性别。

类别变量拆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