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4:0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张度下降、胃蠕动减慢等变化。噪声回引起人体脂代谢障碍,血胆固醇升高。

(3)噪声的控制:消除、控制噪声是噪声危害控制最积极、最彻底、嘴有效的根本措施。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的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而衰减。工人需在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同材料防护用品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作用不同,因此应根据噪声的不同频率特性,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具,在佩戴防噪声耳具的同时,实行轮流工作制,尽可能减少工人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时间也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4)噪声引起的职业病:煤矿工人长期接触噪声作业,如果不加以防护可引起渐进性听力减退、耳鸣,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情抑郁等不良症状。

第二节.高温危害及防治

(1)高温环境温度及其和人体热平衡之间的关系,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称为高温环境。而在湿度较高的工作场所,温度在30℃以上的即被视为高温环境。在高温或同时纯在高湿或强烈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称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的类型科分为:高温、强烈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3)高温作业的主要危害: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

(4)高温引发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它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第三节.振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产生振动的工具,如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凿岩机、气锤、风铲机、捣固机、柳钉机,固定转轮工具多为固定装置如砂轮机、抛光机、电锯,手持式转动工具,如风钻、电钻。在生产条件下,作业人员接触振动的强度大、时间长,对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疾病,振动作用于人体,不仅可以引起机械效应,而且引起生理和心理效应。

(2)振动的预防:控制振动源,通过减轻或消除振动源的振动,是预防振动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限制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有效的保护作业者的健康,是预防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作

业过程中防寒、保暖措施,特别是北方寒冷季节室外作业,需有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加强健康监护,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患病个体。

(3)振动引发的职业病: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搜吧振动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

第三章.职业中毒

第一节 氮氧化物危害及防治

(1)性质与来源:氮氧化物是氮和氧的化合物总称,俗称硝烟,为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之一,种类很多,主要有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及五氧化二氮。在生产中接触并引起职业中毒的常见混合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二氧化氮为主。二氧化氮系红棕色气体,较难溶于水。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爆炸所产生。

(2)氮氧化物的危害: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几乎无毒性反应,吸入高浓度一氧化氮可产生毒性反应,引起呼吸困难窒息,导致中枢神经损害。

(3)氮氧化物危害的控制措施:井下爆破后必须进行有效充分的通风,排除炮烟,浇水清除矿石中残留的氮氧化物。待工作面的炮烟北吹散,爆破工、瓦检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为防止中毒,爆破后,只有将炮烟吹散后,才可进入工作,在火灾或爆破烟气侵袭时,必须佩带自救器。

第二节碳氧化物的危害及防治

(1)碳氧化物的性质与来源: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五刺激的气体,易燃、易爆。煤矿井下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爆破作业、火灾燃烧等。煤层爆破与瓦斯爆破也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规定中,一氧化碳浓度限值为0.0024%。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五刺激性气体,不科燃,该气体比空气重可能累积在底层空间造成缺氧,快速流动时,可能发生静电荷累积,可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煤岩层自燃逸出,井下坑木腐烂,人员呼吸,爆破、火灾、燃烧等。

(2)碳氧化物的危害: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窒息和中毒以致死亡,当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时,人只要呼吸几次即可市区知觉。如果长期在含有0.01%的一氧化碳空气中生活和工作,会产生慢性中毒。

(3)碳氧化物危害的控制措施:加强通风、检查、警示危险、喷雾洒水、急救措施、个人防护

(4)碳氧化物中毒急救措施:迅速移至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清醒者询问有无晕厥史,有晕厥史者送医院治疗,昏迷不醒者立即用手掐人中穴,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

者,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同时迅速转医院抢救,切记不要轻易放弃抢救,中毒严重即有昏迷史者,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医院,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出现脑功能障碍。

第三节.硫化氢的危害及防治

(1)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可燃烧气体,有臭鸡蛋的特殊刺激气味,比空气重,极易溶于水,因此易积聚在低洼积水处,作业浓度限值0.00066%。井下硫化氢的来源有坑木的腐烂变质、由废弃的老巷道或煤岩层逸出,硫化矿物遇水分解,燃烧和爆炸时,井下发生火灾后,所产生的氢气遇黄铁矿会生成硫化氢。

(2)硫化氢危害,硫化氢占职业中毒第二位,仅次于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以急性中毒较常见。

(3)硫化氢的控制,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硫化氢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井下探放老空巷道时,当钻孔接近老空巷道,预计可能有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监测硫化氢气体浓度。排除井下积水及恢复被淹井巷到前,必须监测硫化氢浓度。如闻到臭鸡蛋气味立刻组织人员撤离,撤离时可用湿毛巾等捂嘴避毒。

(4)硫化氢的职业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坏的全身性疾病称为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是我国法定职业病。

第四节 二氧化硫的危害及防治

(1)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高度水溶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煤矿井下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矿物的氧化物和自燃以及井下爆破。

(2)二氧化硫可以被人体吸入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霉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

(3)引发的职业病: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二氧化硫,即可引起急性二氧化硫中毒,为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第四章.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人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五章.个人防护

安全防护装备分集体防护和个体防护装备两大类。个体防护措施不是辅助措施,而是广大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护身符”,是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等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有头部护具(安全帽),呼吸护具(防尘口罩等),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等),防护服(防静电工作服等),防护鞋(防静电鞋等),防坠落护具(安全带、安全网等)。个人防护必须安全可靠,必须吻合本人脸型、头型和体型,安全卫士用品材料本身无毒,不刺激皮肤,无气味,对使用者安全无害,优先选用国产合格护具。

第六章.职业卫士主要法律简介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督、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建立、健全工作场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好评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