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6 10:5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单元 动 物
主要活动及教学建议
科学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应用感官和借助部分工具进行观察,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将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本单元还着重培养学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技能。
本单元所涉及的生命体的特征主要是: 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即都有一定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水、空气和阳光; 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即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和变化做出反应; 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 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 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其中第三条是植物单元没有涉及到的。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继续用维恩图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还要尝试饲养小动物,这将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活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生命体的意义。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 过程与方法
●饲养一种小动物。
●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动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
●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动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意识,能爱护自然环境下的小动物。 ●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第1课 寻访小动物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第二部分是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第三部分是提出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
本课的重点落在“寻访”两个字上,寻访指的是友好地寻找,因此在寻访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去亲近、去关注小动物;这不仅是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要求,也是整个动物单元教学,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这个思想是贯穿始终的。
5
第5课 蚂 蚁
教科书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蚂蚁的观察,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学生们遇到了新的困难。教科书安排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室外观察蚂蚁,另一种方法是在室内观察蚂蚁。怎样在室外观察蚂蚁?教科书提供的方法是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诱饵,把蚂蚁从窝中引来,在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身体。如果找不到蚂蚁的窝,也可以把食物放在寻找食物的蚂蚁面前,然后跟着这些蚂蚁的爬行路线找到蚂蚁窝,再在窝边放些食物,引出一批蚂蚁进行观察。
因为我们观察的主要目标是生命体的特征,因此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仅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还要观察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