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复习题(2015园林工程技术)11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3 17:52: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第1单元 绪 论 1、什么是生态学?

2、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将生态因子分哪几类? 3、生态因子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城市环境因子的特点?

4、简述园林生态的内容和任务。

第2单元 园林植物与光

1.简述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哪几类?

2.城市地区光照条件的主要特点? 3.光谱成分的主要生态意义?

4. 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适应的基本类型? (1)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影响种子发芽:不同种子其发芽需光不同。

影响植物茎干和根系生长:充足的阳光有利茎干和根系的发育。实践意义:造型,全光育苗。

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品质:有的植物需用在强光下开花,如郁金香;有的需在弱光时才能开花,如牵牛花。实践意义:人为控制花期。 影响茎叶和开花的颜色:色叶植物 (2)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

(3)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如树木的偏冠现象

(4)影响园林植物的形态。影响叶形态:阳生叶、阴生叶。影响树冠结构:喜光树种----稀疏,耐阴树种----致密。

5.何谓植物的耐阴性?喜光植物与耐阴植物有何区别?

6.何谓光周期现象?根据光周期可将植物分为哪几类?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光周期是一天内白昼和黑夜交替的时数。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

1

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长日照植物其光期有一临界值(不小于2小时),加长光期,促进开花。闪光打断暗期(640-660nm的红光最好)也促进开花。

短日照植物其暗期有一临界值,加长暗期,但小于22小时,促进开花。闪光打断暗期,(相当于缩短了暗期)抑制短日照植物的花芽形成。

对植物休眠的影响:一般短日照促进植物休眠,长日照打破或抑制植物休眠;夏休眠的植物需长日照才能引起休眠,短日照诱导解除。

应用:北方植物园引种时,可利用短日照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如对树苗进行长日照处理可大大促进树苗生长。

对其它方面的影响:对植物生长、花色性别、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有影响。 喜光性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而在荫蔽和弱光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70%以上。如杨、柳、桦等。

耐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高强度光照的植物。需光量一般为全日照的5—20%。如云杉、海桐、杜鹃等。 喜光性植物与耐阴性植物的比较:

喜光性植物 枝叶稀疏,透光性好 树冠伞形,枝下高长 阔叶中的落叶,针叶中的针叶多 耐阴性植物 枝叶茂密,透光度小 树冠圆锥形,枝下高短 阔叶中的常绿,针叶中的扁平或鳞片状叶多 生长快,寿命短 耐干旱瘠薄,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强 生长缓慢,寿命较长 需较湿润、肥沃的土壤,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弱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只有经过大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低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

2

开花。如凤仙花、油菜、萝卜。延长光照时间提前开花。夏季开花。

--短日照植物:只有经过低于临界日长的光照或黑暗大于临界日长的时数才能开花。人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其开花。如多数深秋或早春开花的植物等。玉米、牵牛、烟草、棉、麻。

--中间型植物:昼夜长短对该类植物影响不大。(多数)。如黄瓜、番茄、蒲公英等。

时令花卉的培育采用的技术之一就是人工限光、补光。

光的调控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提高园林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1.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能力:光合能力高的园林植物的选用; 增大光合面积:合理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