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1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2:4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第四,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第五,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六,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5)实施调查

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调查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者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10、答:问卷调查的优点:(1)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对问卷的要求比较高,问卷的编制遵循一定标准,有指导语和填答规范,在正式调查之前有试测与修订过程,因此调查过程是标准的。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在科研活动中使用问卷,一般不要求答卷者署名,因而有较好的匿名性,这有助于调查对象在填答问卷时消除各种顾虑,真实地、客观地回答问题和提供资料,尤其是当研究涉及一些与单位、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有助于调查-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获取全面而真实的资料,以提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在利用问卷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时,调查者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相对而言,问卷法省时省力,所需经费较少,是一种高效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缺点: (1)调查问卷设计难 调查问卷的主体内容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专项调查的价值。问题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经验,不同的人针对同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向思维的问题,设计问卷差别可能会很大,信度和效度控制需要丰富经验。 (2)调查结果广而不深。 问卷调查是一种用文字进行对话的方法,如果问题太多,被访者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一般的问卷都比较简短,也就不可能深入探讨某一问题及其原因; (3)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回收率,否则资料的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回收率受问卷长度,问题难易程度,是否涉及隐私,参与调查获得回报多少等因素相关。另外,网络调查的回收率一般都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 11、答:(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明确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要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对观察客体要进行明确分类,确定所观察事物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防止有效资料被遗漏。观察人员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观-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察现场,熟悉观察环境,接触观察对象,并与被研究的观察对象建立友善的关系。

(3)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进行为期数周、数月甚或数年的观察并作现场记录进行研究,在进行现场观察时,不仅要保证对现场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表现出全面细致的感知,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的要求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地判定其类别或程度等级,并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可以是笔记,也可以是录音、录像或摄影。(4)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在现场观察时观察者所记录下来的观察资料都是研究的原始资料,在现场观察结束后,研究者必须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按研究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形成观察研究的结论、撰写观察报告打好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观察资料所反映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因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和概括出观察资料中所反映出的教育现象或学生行为表现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研究结论。12、答: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缩微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教育学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不仅用以查阅书目,而且用以查阅具体分类资料,速度快,检索全面,并且查全率、查准率较高,为文献检索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1)联机检索

联机检索是采用和利用终端设备,通过电讯线路直接与计算机对话的一种检索。读者根据系统的显示,可反复修改检索要求,逐个获得查找结果。(2)光盘检索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光盘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直接检索储存在光盘上的数据。光盘的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低,保存方便,索引简便、快捷。(3)计算机网络检索

计算机网络检索是将许多计算机检索系统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计算机检索网络。在各个终端,可以按照检索者的提示,快速从文档中提取符合要求的文献,用显示、保存或打印的方式,提供给检索者。 13、答:1、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包含三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2)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3)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对任何一个研究者来说,在选择科研课题时都应充分地考虑研究的各个条件,使所选课题与自己(或课题组)具备的研究条件相适应,这样的选题才符合可行性原则,才有完成的可能。2、在选择课题时贯彻可行性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者要具体分析课题研究活动对各方面条件的基本要求,选择一些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经验的课题,而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对自己或课题组来说难以具备条件的课题;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要在选择课题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做到扬长避短; (3)应注意不断地创造和改善从事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

14、答: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其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理论,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1)课题选题的价值 在课题论证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实的说明。如阐述某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充实教育科学中哪一方面的理论,对教育的实践能起到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等等。(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研究者应在全面占有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形成的结论和争论,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对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问题进行描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将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这包括对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确立以及相应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方法,预期的研究成果的形式(专着、论文、产品)等。(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这包括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形式、方法和手段等。(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这包括对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和对研究者(课题组)已有的相关的研究-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