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第一章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5:1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一 精准突破文言翻译中的重难点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臵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馀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选自元稹《诲侄等书》)

(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

解析 “谪窜”“期”“所怀”“贻”,句意对。 (2)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不能远拿其他人作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的吗? 解析 “谕”同“喻”,打比方;“独”;句意对。 (3)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效命职守从无全身避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可还记得? 解析 “效职”“致命”“志”“尚??乎”,句意对。

1

参考译文

告仑侄等: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你们的志向还没有确立,却将要满二十岁而成年了,你们能不自己警惧吗?我不能远拿其他人作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的吗?我们家世代贫困节俭,先辈传下遗训,常怕广臵家产会使子孙懒惰,所以家里没有薄田可种,这是你们清楚地知道的。我私下看到我的兄长,二十年以来,以最低的俸禄来维持穷困至极的家庭生活,其中一半要靠奔波在外向人乞求,来供给家用的不足。你们又看到我自从做了御史以来,效命职守从无全身避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可还记得?我的这些想法,即使我们兄弟之间也不忍心谈及,因为往年我愧任谏官之职时,忍不住个人的小小意见,胡乱干涉朝廷的听闻,在河南洛阳遭到贬谪,我泣血洒泪西归,生与死无法向人诉说。不幸的是我残余的性命尚能保全,重新又担任了官职,常常誓言要效力献身于君前,播扬名声于后代,待死后就可以在地下告慰祖先了。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

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选自袁枚《鲍竹溪先生传》,有删改) 注 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

解析 “奋”,竭力、尽力;“永”,使??长存;“奚辞”,怎么推辞;语句通顺。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

解析 “业”“训词”“相”“勖”“毖”,语句通顺。

2

参考译文

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园廉使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会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臵备士相见的礼物(只是没有机会实行士相见的礼仪)。今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志道把先生的《行状》给我,要求我为先生作传。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

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人。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不久,生母去世了,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为长辈欢愉准备好美味。先生晚年,儿子鲍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的爱好一样。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会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择官”,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曰:“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衡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屦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曰“乐庵”,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宋史·李衡传》)

(1)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是)把预定(缴纳)的期限在县衙前公布(张贴)出来,乡里看不到官吏(催缴赋税)的踪迹,可是老百姓上缴赋税却比其他县先完成。

解析 “期”“榜”;后两句句意通顺,须补出相应的词语。 (2)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盗贼像刺猬竖起硬刺般在邻近的县内涌起,但溧阳县太平无事。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