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7章 静电场 第2节 电场能的性质教学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0:1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节 电场能的性质

一、电势能和电势 1.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2)电势能

①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该点移到零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AB=EpA-

EpB=-ΔEp。

2.电势

(1)定义: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3.等势面

(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2)四个特点

①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

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③电场线方向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二、电势差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UAB=Ep

qWAB。 q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AB=φA-φB,UAB=-UBA。 三、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的乘积。即U=Ed,也可以写作E=。

1

Ud

2.公式U=Ed的适用范围:匀强电场。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电场中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2)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电势逐渐降低。

(3)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4)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AB=UBA。

(5)等差等势线越密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6)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 (×) (×) (×) (√) (×)

2.(人教版选修3-1P22T3改编)(多选)某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B.把负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C.负电荷从B移到A时,静电力做负功 D.UAB=UBA [答案] ABC

3.(人教版选修3-1P23思考讨论改编)如图所示,在E=500 V/m的匀强电场中,a、b两点相距d=2 cm,它们的连线跟电场强度方向的夹角是60°,则Uab等于( )

A.5 V C.-5 V [答案] C

4.(人教版选修3-1P20T7改编)电场中某三条等势线如图中实线a、b、c所示。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P运动到Q,已知电势φa>φb>φc,这一过程电子运动的v-t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B.10 V D.-10 V

2

A B C D

A [结合φa>φb>φc,由题图等势线的特点可确定此电场为非匀强电场,且Q点处电场强度小于P点处电场强度,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P运动到Q,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

电势高低和电势能大小的判断 [依题组训练]

1.电势高低常用的两种判断方法 (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2)若UAB>0,则φA>φB;若UAB<0,则φA<φB。 2.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方法 判断角度 做功判断法 电荷电势法 公式法 判断方法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 由Ep=qφp,将q、φp的大小、正负号一起代入公式,Ep的正值越大,电势能越大;Ep的负值的绝对值越小,电势能越大 在电场中,若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反之,电势能增大 能量守恒法 [题组训练]

1.(多选)(2019·湘潭一模)某带电金属棒所带电荷均匀分布,其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金属棒的中垂线上的两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电场中另有一点C。已知A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大于B点到金属棒的距离,C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大于A点到金属棒的距离,则(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

C.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其在B点的电势能 D.将正电荷沿AC方向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3

BD [由题图结合电场线的特点可知,该题中金属棒两侧的电场是对称的。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可知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选项B正确;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选项A错误;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可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B点的电势能,选项C错误;将正电荷沿

AC方向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正确。]

2.(2019·濮阳油田一模)如图所示,真空中等量正点电荷放置在M、N两点,在MN连线上有对称点a、c,MN连线的中垂线上有对称点b、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q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B.电荷+q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 C.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电势最高

D.电荷-q从d点由静止释放,在它从d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C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和对称性可知,a、c两点的电势相等,则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等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A、B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电势最高,故C正确;由对称性知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荷-q从d点由静止释放,在它从d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可能先减小再增大,也可能按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变化,故D错误。]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讲典例示法]

1.公式E=的三点注意 (1)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2)d为某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上的距离,或两点所在等势面之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两个推论

(1)如图甲所示,C点为线段AB的中点,则有φC=

UdφA+φB2

(2)如图乙所示,AB∥CD,且AB=CD,则UAB=UCD。

甲 乙

4

3.三点妙用

(1)解释等差等势面的疏密与电场强度大小的关系。当电势差U一定时,电场强度E越大,则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d越小,即电场强度越大,等差等势面越密。

(2)定性判断非匀强电场电势差的大小关系。如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的电势差,E越大,U越大;E越小,U越小。

(3)利用φ-x图象的斜率判断沿x轴方向电场强度Ex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在φ-x图象ΔφU中斜率k===Ex,斜率的大小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Δxd[典例示法]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A、B、C、D、M、N六个点,它们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2 cm的同一圆周上,空间有一方向与圆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已知A、C、M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2-3)V、φC=2 V、φM=(2+3)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由A指向D 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 V/m C.该圆周上的点电势最高为4 V

D.沿圆周将电子从D点经M点移到N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1

C [在匀强电场中AM连线的中点G的电势φG=(φA+φM)=2 V

2=φC,所以直线COGN为等势线,在匀强电场中等势线相互平行,电场线与等势线相互垂直,且由电势高的等势线指向电势低的等势线,可知直线AB、直线DM分别为等势线,直线DB、直线MA分别为电场线,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由M指向A(或由D指向B),故A错误;MA两点间的电势差UMA=φM-φA=23 V,沿电场方向的距离d=3R=

3UMA m,电场强度E==100 50dV/m,故B错误;过圆心O做MA的平行线,与圆的交点H处电势最高,UHO=E·R=2 V,由

UHO=φH-φO可得:最高电势φH=UHO+φO=4 V,故C正确;沿圆周将电子从D点经M点移

到N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D错误。]

应用E=关系的解题思路

Ud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