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26: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三语文 I 2019.01

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注意:本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

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 ▲ 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 。他只微微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从容与最使人 ▲ 的平淡。

A.望其项背 溶化 喜不自胜 C.望尘莫及 溶化 忍俊不禁

B.望尘莫及 融化 喜不自胜 D.望其项背 融化 忍俊不禁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重创作者好讥笑搞评论的人是寄生的“木耳”, ▲ , ▲ , ▲ 。 ▲ , ▲ , ▲ ,鲁滨逊也要依靠他人制造的工具。 ①就社会的一切关系来说

②最初的批评诚然是依附于作品而存在的 ③彼此间原都有互相依存的需要 ④随着时代和自身的发展

⑤天下决没有绝世独立生活在真空中的人 ⑥它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 A.②⑤①③④⑥ C.①⑤③④②⑥

B.②④⑥①③⑤ D.①③②④⑥⑤

3.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C.③④①② 4.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书姜次生印章前

周亮工

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食饩于邑,甲申①后弃去,一纵于酒,.

1 / 13

酒外惟寄意图章。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歌,众环听,生目不见,向人声乃益高。每醉辄歌,歌文必《会稽太守词》,不屑他调也。

方邵村侍御为丽水令,生来见,谓侍御曰:“公嗜图章,我制固佳,愿为公制数章。正学生平不知干谒,但嗜饮耳。公醉我,我为公制印。公意得,正学意得矣。”侍御乃与饮,醉即歌《会稽太守词》。于是侍御得生印最多,侍御署中酿亦为生罄矣。 .

一夕,漏下数十刻,署中尽熟寐,忽剥啄甚。侍御惊起,以为寇且发,不则御史台霹雳符也。惊起询,则报曰:“姜生见。”侍御遣人谢曰:“夜分矣,请以昧爽。”生砰訇曰:“事甚急。”侍御以生得他传闻意外也,急趋迎之,执手问故。曰:“我适为公成一印,殊自满志,不及旦,.急欲令公见也,事孰有急于此者乎?”遂出掌中握视之,侍御乃大笑。复曰:“如此印,不值一醉耶?”于是痛饮,辨明而去。去又于桥上歌《会稽太守词》。桥侧饼师腐家起独早,竞来听之,谓此君起乃更早,遂已醉耶。生意乃快甚。

生无妻,无子女,常自言曰:“曲蘖吾乡里。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别侍御返里,年八十,卒。 .

辛亥秋,侍御以生所为印示余,予入之谱,复隐括楼冈太史述生事,录之于前。侍御曰:“每展玩生印,觉酒气拂拂从石间出。生歌《会稽太守词》声,犹恍惚吾耳根目际也。”

(选自《虞初新志》)

注:①甲申:指1644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于物无所忤 .

忤:发怒 罄:完、尽 趋:快步走 里:故乡

B.侍御署中酿亦为生罄矣 .C.急趋迎之,执手问故 .D.别侍御返里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姜次生本是一个读书人,朝代鼎革后,他放弃了读书仕进之途,刻章、喝酒、醉歌

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B.醉酒之后,姜次生喜欢在长桥上鼓腹而歌,人们围着听他歌唱。他眼睛不好,只能向着有人声的地方高歌。

C.姜次生自信刻章技艺高超,他以此要求跟方侍御换酒喝。方侍御答应了他,从而成了得到姜次生图章最多的人。

D.姜次生“寄意图章”,是将生命熔铸其中,他认为他的印一定会传之后世的;后来他的印被周亮工收入印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正学生平不知干谒,但嗜饮耳。(3分)

(2)我适为公成一印,殊自满志,不及旦,急欲令公见也,事孰有急于此者乎?(5分) (3)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3分) 8.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姜次生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月

2 / 13

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9.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10.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4)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5)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6)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7)辘辘远听, ▲ 。(杜牧《阿房宫赋》) (8) ▲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散落在乡间的诗人

刘星元

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

学校的教师都是清一色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而关校长却是我们这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

关校长来我们这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我们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操场、厕所、办公室、教室门前的小花园……每到一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

让我觉得关校长更为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某个周末,恰逢本村老教师的儿子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人,时而传出叫好声。小孩子淘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关校长在写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只见关校长提笔运腕,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红纸上面。那些字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个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那些蹦出的字,似乎比躲在课本田字格里的字要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每写一个字,围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好。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显然,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一听谁再叫好,我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我们的老师。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似乎感觉他们是在赞赏我呢。

3 /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