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6:15: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 录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与高品质教师素质的养成…………………… ……1 第一节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2 第二节师德与教师素质的养成…………………………………… … 10 第三节新时代与新的师德观……………………………………… …14 第二章 中国师德教育的历程……………………………………… …22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之前师德教育的传统…………………… ………23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德教育的历程…………………… ……33 第三节沉淀与反思……………………………………………… ……51 第三章 国外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 ……57 第一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师德规范的规定… ……58 第二节美国、加拿大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60 第三节德国和英国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 …72 第四节 日本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84 第五节比较与借鉴……………………………………………… … …90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96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与依据…………………… … ……97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沿革……………… ……104 第三节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1l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师德教育的基本任务…12l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22 第二节 新世纪我国师德培育的基本体系和基本任务…………… …131 第六章 相关院校培育和发展学生师德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140 第一节 师范生的学习与发展特征及其对师德发展的影响……… …l4l 第二节 相关院校培育和发展学生师德经常采用的方式与方法… …149 第三节 相关院校培育和发展学生师德的基本教育模式及其变式……158 第七章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改善对策…… …166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67 第二节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成因分析………… …176 第三节 改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187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高品质 教师素质的养成 内容提要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与教师素质的养成

新时代与新的师德观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片道德晴空,道德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意义。而教师是人类古老而崇高的职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社会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因此,师德培养关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计。

第一节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是在外力的引导和作用下,教师自我形成、发展与完善的一种品质,它的养成包括职前培养与职后修养两个持续的过程。师德概念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这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才能更为深入地探讨师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为师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道德是师德概念的基础,也是师德理论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道德的概念,才能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师德的内涵和发展脉络。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道德一词源自拉丁语Mores,意思是指传统习惯和习俗。中国古代对道德的思考则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德”字,西周初期,人们已具有“明德”的思想。《尚书.康诰》说,“克明德”、“德裕乃身”,何尊铭文上有“恭德”的记载。“明德”具有修身正心、教化人民的意思,要求人们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在最早的典籍中,“道”与“德”是分开使用的,“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 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从产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问的矛盾”以及“个与类之间的抗争”。为了避免和化解这些矛盾,人类社会必须创建出一系列解决这些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规则。人类的道德正是在利益冲突不断产生,规则不断创建和调整以及人们对规则等不断对抗、适应和默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稳定和发展的。道德的核心功能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其达到和谐与统一。道德的产生始于人类利益的纠纷,贯穿于利益的调整与均衡始终。

道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作为经济关系集中表现的利益关系直接决定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现实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从理性的高度来看,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发生条件的角度看,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意识的产生是道德发生的前提。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动力来看,社会分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分工使个人利益与

所有交往者的共同利益之间有可能发生矛盾冲突,而共同的利益又是需要共同维护的,因为只有存在共同利益,才使职务的分工、交往活动和社会管理成为可能。由于发生了个体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明确调整二者利益关系的自觉要求,从而逐步形成了特定历史时代人们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从此,道德就开始履行自己调节利益的义务,服务于人类生活。或者说,道德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生活为道德服务的。后者我们称之为道德的后天异化,是人们对道德认识的一种观念误区。考察道德的起源,有利于澄清道德的内在含义以及道德的价值和功能。 (二)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调节的独特性之一是非强制性。它不是通过国家特设的强力机构,使用强制性手段和方式发生作用,而是通过管理成本较低的方式如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榜样感化、思想教育等发生作用,从而达到广泛持久地调整人际关系的目的。道德调节的独特性之二是自律性。当外在的社会性规定一旦被个体内心所认同,人们倾向于自觉地用这些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执行了这些规定将给个体带来道德愉悦,而违背了这些规定则可能给个体造成发自内心的“良心”谴责。道德调节的独特性之三是节制性。这一特点体现在典型的义利之辩的古老命题中。就是说,道德要求个体在“利”上作出必要而合理的节制,社会提倡的是舍利取义的德性准则,以必要的自我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来调节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至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道德因利益纠纷而产生,孕育于利益这个母体,但一味追逐个人利益又是和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从道德的内涵谈起。

那么,道德究竟是什么?我们主张把道与德分开考察。道是指特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外在要求,具有社会性和他律性。德是个体修炼的效果,是一种内在状态,是个体之所得,具有个体性和自律性。在中国道德智慧的文化母体中,德与得是相通的。老子日:“德者,得也。…‘得”有两层含义:一是得“道”,即个体分享、获得了作为普遍生活原则的“道”,进而凝结为自己的“德性”。这揭示了“道”与“德”的关系。在这里,“德”便具有“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之意。二是得于人之意,德是得的途径和方法,得是德的目的和指向。这就是德得相通,它指出了“得”与“德”的关系,并构成中国道德的元点精神。在中国道德发展史上,德得关系的实质就是义利关系。德者义也,得者利也。重义轻利是中国道德的价值取向。它影响着包括师德在内所有道德建设的运转轨迹。 (三)道德的分类

道德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来划分,道德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层次。

社会公德是指为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形成的公共生活原则和行为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职业道德与社会分工紧密相连。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以责任、权力和利益为基础,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担任一定社会职业角色的个体和群体所应该自觉遵守的特殊道德。

家庭美德即家庭人伦道德,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二、职业道德与师德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性。它一经产生,就不断地随着行业本身和社会形态的

变化而发展。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一是行业性,即任何行业的职业活动都有自己特殊的活动范围、特殊的活动方式以及在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因此,调节该职业活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必然带有特殊的行业性;二是继承性,即职业道德的行业性特点既可以使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互相区别并各具特色,又可以保证同一行业的职业道德在历史的发展中得以延续,形成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三是时代性,不同时代的职业道德必然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为职业道德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师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职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角色道德和行业道德。师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为世人所熟知的职业道德规范。在老子的道学中,“德”被赋予“人对道的取法”之意,之后,德就逐渐由必须循行的习惯法转化为对人的品格规范的要求。从当代教师道德来看,师德就是教师对师道的体验和态度,进而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能自觉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师道和师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师道是人类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则的一般要求,而师德是在师道的影响和约束下,教师内心的真正制约其职业行为的实然规范。师道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普适性,而师德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执行性。中国古代师德的精义体现在孔子的两句名言中,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反映了教师为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奉献精神。

师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一样,具有行业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为: (一)先进性

社会把自身文化延续的重任交给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规定了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总是处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上;社会给予教师道德修养较高的期望,规定了高水准的师道内容。

(二)教育性

汉代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与师德的教育价值在于教师行为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它是影响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师德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语言符号和制度都不能取代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其教育和影响力还具有广泛性和延展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学生是正在成长着的人,可塑性极强,而教育是一个在尊重 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合于规律的引路人和影响者,其影响不仅针对学生个体的现在,而且还具有后继性,指向学生个体的未来,同时,教师群体的共同工作将对整个社会及其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可见,师德是关系到民族素质发展的大问题,学校中的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社会未来的道德状况。 三、师道与师德

关于师德的内涵、外延和结构,古今中外均有很多论述,以下将从师道与师德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师德的本质与结构。 (一)师德的界定

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①(①王正平主编:《教育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舨,第2页。)不过,这个定义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1.师德究竟是作为集团道德的客观规定还是教师已获得的个体主观德性?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应如何区分?

2.师德只有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才能形成吗?职前的师德培养有无必要?

3.究其本质而言,师德是规范性的,还是主体性的?该定义承认的是师德的规范性本质(行为准则与要求),那么以高度自律性为特征的师德为何没有体现教师的主体性需要(主体性需要包括教师的谋生工具意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意义,甚至包括行业的自我保护目的)? 下面我们尝试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特定社会阶层成员的教师后天获得的个体性的职业品质,其最终承载者只能是教师个体,即有社会职业规定性的教师个体自我。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师德概念界定为一种一般的社会性行为规范和要求,而是强调社会规范在教师深层心理结构的积淀和对教师职业行为内在的制约。概括地说,本书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规定性(即职业要求、规范等)称作为师之道,即师道,以别于师德。师道强调的是“应当如何”的应然存在,而师德是“已经如何”的实然存在。

其次,究其本质而言,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职业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自律性,但是,从最终意义上说,道德不是一种消极的防范力量,而是人生活的一个方面,“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②( ②[加]克里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顶。 )。把个体的自主和自觉从道德中抽掉,而视道德为单纯制约人们行为的消极手段则是非道德的。道德只有拥有德性自律主体才有意义。师德也同样不仅仅是外部给定的结果,而是教师根据切身体验、需要自主选择的产物。教师作为师德主体,是在自主选择规则和行为中显示自己的道德境界的,不代表教师主体意志的行为则无法参与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评价。因此,师德的来源与形成指向这样的意义:师德成于教师职业行为的过程和选择方式;当然,这种选择并非无源之水,主体性具有源于规范性的一面,即它源于社会意义上的固定的准则和行为。所以,师德是教师后天通过教育与培训以及在教育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修养,内化师道所形成和获得的个体性的自觉自愿的品质,是教师满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又有强烈的自律性。这种归纳也符合德得相通的道德精神和德性原理。

再次,职业道德具有“行规”的性质,它往往设定了该行业的准入条件,限制涌入该行业的人口数量.实施行业保护。师道和师德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限制涌入教师队伍的人口数量,减小竞争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以保证教师阶层的福利待遇不至于降低;另一方面,以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来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从而获取社会的尊重与认同,使社会自愿地增加对教师职业的报酬,使教师外在利益的获得合理化并得到根本保证。 在这里,我们对师德的界定还要做如下的说明:

1.以上对师德的定义,最终打破了目的论与道义论二者之间的对立,是一种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的新师德观。

2.师德被界定为个体获得性品质,显然具有主体性和个性特征。但是,师德是主体自觉自律之下对规范的尊重和对他律的超越,是社会认知与角色行为的统一。

3.师德的最终意义将指向教师人格的完善——即理想人格的实现,因为师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可见,师德涉及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等环境与背景,这里仅择其要讨论其中的两个方面:师道与师德、师德与师行。 (二)师道与师德

前面所说的集团道德是教师的群体规范,是为人之师所应遵守的固定准则和行为,也是社会对为师者的应然规定。我们称这种社会意义或制度意义上的规定为“师道”,现代哲学大师冯契称之为“理论”,而把个人品德称之为“德性”。①( ①参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