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5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银河落九天。(每句0.5分,共2分)

21.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等均可(3分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

“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纯朴。

2、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答对1点给1分)。

3、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描写兰草的生长 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5、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选对1分,说明理由正确得2分)。 6、“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

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7、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