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0/4 4:06: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共产党领导抗战既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也代表了全民族利益,它不怕发动群众起来抗战。 评价:只有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毛泽东指出:\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发生的,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这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但是这个大而弱的国家却处于进步时代,全部问题就从这里发生了。\ 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这是由中日双方矛盾的基本特点和战争发生的时代所决定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帝国主义是小而强的国家,进攻中国这样大而弱的国家,敌人占地甚广的现象发生了。但它是小国,兵力不足,加上战线过长,只能占领交通要道沿线和主要城镇,在占领区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这就规定了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
第二,敌强我弱又规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这就要求抗日游击战争要创建根据地,以支持长期抗战。
第三,由于中国处于进步时代,就是说有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及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这样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一整套的问题都发生了。
上述三个条件说的是发展游击战争的可能性。那么发展游击战争有没有必要性呢?回答是肯定的。
第四,必要性:①它能缩小敌军的占领地,扩大我军的根据地。②防御阶段,配合正面作战,拖住敌人;相持阶段,坚持敌后根据地,利于正面整军;反攻阶段,配合正面,收复失地。③最迅速最有效地扩大军队÷最普遍地发展共产党组织和发展民众运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的文化教育和改善人民的生活。④最便利于瓦解敌人的军队,最普遍最持久地影响全国的人心,振奋全国的士气,推动友军友党的进步。⑤适合敌强我弱条件,使自己少受损失,多打胜仗,适合敌小我大的条件,使敌人多受损失,少打胜仗。⑥最迅速最有效地创造出大批领导干部。⑦最便利于解决给养问题。毛泽东指出,在长期奋斗中;游击队和游击战争应不停止原来的地方,而向高级阶段发展,逐渐地变为正规军和正规战争,这也是没有疑义的。我们将经过游击战争,积蓄力量,把自己造成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因素之一。
由于上述四个特点,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这样,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争就具有战略地位。
3.(1)问题的实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问题。
(2)坚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民党是当权的党,它剥夺各党派的平等权利,企图指挥各党听其一党的命令;它依仗力量的优势,要削弱和限制我们的发展;②国民党是当权的党,它不许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统一战线中也没有一致通过的共同纲领;③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略出发地,丧失了这个阵地就一切无从谈起了。另一方面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展阵地,为了实现\动员干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积极目的。因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3)怎样坚持独立自主原则:①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及其一整套方针、路线和政策;②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③组织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④在军事上,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权,战略上执行\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⑤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的关系方面,执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6
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⑥必须反对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 4.(1)抗日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但也不要减得太多。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不要减到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
(2)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
5.(1)因为判断一个地方的社会性质是不是新民主主义的,主要是以那里的政权是否有人民大众的代表参加以及是否有共产党的领导为原则。因此,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便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
(2)有些人以为只有实行十年内战时期那样的土地革命才算实现了新民主主义,这是不对的。因为:①现在各根据地的政治,是一切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人民的统一战线的政治;②其经济是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因素和半封建因素的经济;③其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因此,无论就政治、经济或文化来看,只实行减租减息的各抗日根据地,和实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的陕甘宁边区,同样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6.(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和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也和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有一些区别。
(2)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只有汉奸和反共分子才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
(3)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施政方针,应该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真正的汉奸和反动派,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生活为基本出发点。
7.(1)关键是必须改组现存的国民党政策,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所有军队都应遵守与执行联合政府及其联合军委会的命令。
(2)毛泽东肯定这一协定。因为协定体现了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追求的抗日和民主的目标,这是争取抗战的胜利为人民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蒋介石认为承认这一协定就是他的失败,因为这一协定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
(3)要害是让共产党交出军队,接受国民党的\招安\。 (4)粉饰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美化蒋介石和他的政府正在\走向民主\;诬蔑中国共产党是\抗拒政府\的\武装的政党和军阀\,是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的障碍。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是扶蒋反共,这一政策助长了蒋介石的气焰,加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