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2:2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九章中,作者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并对该思潮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运用加以考察。

对于大众文化研究者而言,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理念在于强调“‘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界限正日益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旨在对抗现代主义的文化精英主义的思想观念。法国文化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对后现代理论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所谓的“后现代状况”指的是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地位的危机,具体体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以及“宏大叙事合法性机制的衰落”。另一位法国文化理论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简单的符号文化,不如说是一种关于“拟像”(simulacrum)的文化。而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诠释后现代主义。他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的“文化统治”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人们开始认识到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完成了人类社会价值标准的转换过程,致使价值多元主义时代的来临。全球化也是后现代的一个方面。对于全球化,最主流的说法莫过于强调整个世界都已化约为美国式的地球村。将全球化等同于文化美国化的观点过于偏狭,而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产生了矛盾重重的后果,并导致了文化与权力关系的变迁。后现代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的融合,即“新媒体与旧媒体互相碰撞,草根媒体与商业媒体相互交叠,媒体生产者与媒体消费者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互相影响”。这并非简单的新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要求消费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传媒生产之中的过程。

第十章 大众政治

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十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系,并最后对大众文化研究进行了总结。

将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置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中加以考察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只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政治经济学的文化分析理念并未认清下述事实: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基于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受众对商品的消费则基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批判力,其重要性并非体现为政治经济学所宣扬的那一套价值观,而在于其将文化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文本与实践的存在条件置于分析的视野内。

本书的主旨紧扣“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的问题,而作者的最后结论是:大众文化是我们从文化工业的商品与商品化实践中生产出来的,而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视角让我们明白被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制造大众文化来汲取力量,与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抗争。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大众文化都能产生抵制的力量。大众文化既不是商业与意识形态的颓废领土,也不是自上而下的、以追逐利润和社会控制为目的的强势文化。而大众文化研究便兼有两重新使命,一是全力批判自以为是的精英主义价值观,二是避免掉入疲弱无力的反理智主义的陷阱。

参考文献:

1. Baldwin, Elaine.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Storey, John.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3. 陆扬. 文化研究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