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9 12:28: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
1、“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积累。”这句话主要强调了文化的 ( )
A、积累性 B、继承性 C、民族性 D、稳定性 2、“乡音难改”表明文化习俗对人影响是 ( )
A、积极向上的 B、难以抹去的 C、深入人心的 D、难能可贵的 3、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以下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 ( )
①母亲节 ②春节 ③万圣节 ④端午节 ⑤冬至 ⑥七夕 ⑦清明节 ⑧重阳节 ⑨复活节 ⑩元宵节
A、①②③⑥⑦⑧⑨⑩ B、②④⑤⑥⑦⑧⑩ C、①⑤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⑥⑦ 5、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6、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2006年4月《人民日报》载文说,要创新,就不能是对传统文化的摹袭,不能是对域外文化的照搬,不能是对已有文化成果的冷饭重炒,不能是对前人创造履迹的亦步亦趋,而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一切优秀文化元素,紧密结合新的生活和新的时代特点与需求,进行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个性化创造。这说明,对传统文化应( )
A、兼收并蓄,一概拿来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应生活的变迁 C、简单模仿,古为今用
D、移风易俗,兼收并蓄,不断更新社会制度
8、“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在现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违背民主与平等,当然应当抛弃。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是应该继承的,仁爱、礼仪、诚信无疑应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在旧社会起消极作用,在新社会起积极作用 B、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9、2005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 )
A、讲这一句话就能实现中国统一 B、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
10、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了(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11、2005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