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福建省泉州市名校高中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9:37: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不定项选择题

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答案】D 【解析】

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A正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就会运动,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B正确.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C正确.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BC.

视频

2.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恒力F1、F2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去该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分别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D.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A 【解析】

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合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

质点原来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一个力后,剩下的力与速度不共线,故开始做曲线运动,由于F2为恒力,故加速度恒定,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 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D. c的线速度比a、b的大 【答案】B 【解析】

a、b和c均是同一陀螺上的点,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为陀螺旋转的角速度ω,B正确,C错误;三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关系为ra=rb>rc,据v=ω·r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关系为va=vb>vc,A、D错误。 4. 如图所示,一只钢球从一根直立于水平地面的轻质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从钢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钢球运动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动能一直在减小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减小 C. 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D. 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量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当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下减速直至速度为零,小球克服弹力做功,弹簧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之和不变,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量先减小后增大,ABD错;C对; 5.某人将重物由静止开始举高,并获得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个过程中( ) A. 重物所受合外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增量 B. 人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量 C. 重物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量 D. 重物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的增量 【答案】BCD 【解析】

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根据除了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所以物体机械能增大,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大量,A错;

6.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g =9.8 m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 当汽车速度增加到7.9km/s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C. 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24小时 D. 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汽车的质量为m,支持力为F,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解得:F=mg-m;当汽车速度v减小时,支持力F增大,则汽车对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故A错误。7.9km/s是第一宇宙速度,当汽车速度v=7.9km/s时,汽车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成为近地卫星。故B正确。“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则环绕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最小。最小周期

,v=7.9km/s,R=6400km,

代入解得T=5087s=1.4h,“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4h。故C错误。在此“航天汽车”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对于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当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物体就成为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C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为AC中点,两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1<a2.若甲由A到C所用时间为t甲,乙由C到A所用时间t乙,则t甲与t乙的大小关系为(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