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8:1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京市职业学校2013级对口单招第一次调研性统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癖好(pì) 涂墁(màn) 文绉绉(zōu) 烟熏火燎(liǎo) ....
B.廊庑(wú) 山麓(lù) 汗涔涔(cén) 锲而不舍(qiè) ....C.黯黮(dǎn) 炽热(zhì) 白芨浆(jī) 残羹冷炙(zhì) ....D.惩创(chuàng) 烜赫(xuǎn) 峭楞楞(léng) 厥功甚伟(j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惶奔逃?
B.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振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灵的工作。
D.无论多么重大严竣的问题,都以协商、谈判方式解决,再也不是成王败寇。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桀骜(不顺从) 陈告(陈述) 有史可稽(核查) 层峦叠嶂(连着的山) ..... B.窈陷(幽深) 涂墁(粉饰) 妖童媛女(艳丽) 长歌当哭(应当) ..... C.援例(援助) 遣暑(消暑) 沸反盈天(满) 唯辟作福(天子或诸侯) ..... D.寒暄(温暖) 轶出(超出) 殒身不恤(体恤) 横征暴敛(搜刮)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 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 迅速销声匿迹, 陷于孤芳自赏, 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
A.即使 也 不是 便是 而 B.即便 却 不是 而是 而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C.即使 却 不是 而是 却 D.即便 也 不是 便是 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成千上万的青奥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青奥的理想。
C.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D.未来,我国将逐步推行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减少考生往返次数。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可见其凶险了。
B.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自己患着病,还关心着别人呢!
C.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比喻) B.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拟人)
C.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借代)
D.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设问) 8.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议论)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描写)
C.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圆柱形,根据土质而略有弯曲,但总近于垂直,上下畅通无阻,底端却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了略为宽敞的地穴。(说明)
D.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记叙)
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国籍、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 法国 人物传记
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弗罗斯特 俄国 诗歌 C.《〈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英国 说明文 D.《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中国 散文 10.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A.《春末闲谈》一文中作者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
B.《亡人逸事》一文中作者从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叙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全文体现出平淡自然、清新灵动的诗意风格。
C.《雷雨》是一部四幕话剧,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写于1933年,描写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突出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和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D.《语言的功能》是王蒙在南开大学所作的演讲,全文以明确的观点、翔实的论据和生动的语言论述了作者对语言的功能的见解,层次清晰,结构严密。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
(一)
①有时候,“一”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例如形容江水河流,则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家知道这是李煜著名的《虞美人》词中的佳句,作者抒写的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情绪,这位亡国之君的愁和恨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他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就是满江,写的是春水,抒的是愁怀。这里的“一”字就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而且犹如江水东流,可谓是绵绵无尽期了。又如戴叔伦诗“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贺铸的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是以“一汀”为“满汀”,以“一川”为“满川”。又如秦观的词“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说的是“满山春色”。苏舜钦的“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晏畿道的“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等等,都是说的“满树”“整夜”。而所有这些,都是以写情为主,富有感情色彩。
②高明的语言艺术家,的确像一位魔术师,在他们的笔下,每个字都有各种妙用,花样翻新,别出新意。一个常用的“一”字,就可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也许是艺术的特殊功能吧。当然,这也并非神秘到不可知的。“一”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它必须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至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好不好,那就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1.对选文第①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字具有其特殊的意味,它能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愁之多,恨之切。 B.“一”字只有在抒写情感的诗文中,才能表现出丰富的意蕴。 C.有时候,“一”字的用法,恰恰和单一、少数的概念相反,而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
D.“一”字可以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这就是艺术的特殊功能。 12.下列诗句中的“一”字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B.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 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13.对选文中所引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A.“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尤为新奇。
B.“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此句构思巧妙,一反雨打花落常套,偏说春雨催花,饶有风趣,写花使满山春色“动”起来了,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的“愁”字概括了词人的万千感慨,在词人看来,这“愁”如同滔滔江水向东流,永无止境。
D.“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句描写暮春景色,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尽显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熠熠生辉。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②段文字为全文的结论部分,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B.作者认为只要把“一”字在作品中花样翻新,就是一位高明的语言艺术家。 C.作者在文中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 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否创作出瑰丽多姿的艺术作品,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
(二)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作诠释) B.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打比方) C.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